马思聪落难香港记

人气 30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23日讯】马思聪是中外闻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曾以一曲感情深沉的《思乡曲》迁动着无数海外赤子之心,但在“文革”中,却受到非人的凌辱,在无处藏身的情况下,铤而走险逃离大陆,本文摘选的是落难香港这一部。

“002”号被丢弃在九龙油麻地水师塘的岸边。这条两舷刷着红底白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标语的小艇,在那里显得格外触目。

“狗头”带领着九死一生的“乘客”们,趁着晨光熹微匆匆往岸上走。一上岸,“狗头”把“乘客”们藏进一个庙堂里,吩咐道:“你们在这儿别动,我去打电话!”“狗头”在附近一所学校里,找到了电话。“狗头”给住在九龙旺角道的家人拨了电话。

当“狗头”打完电话,兴冲冲回到庙堂,天已大亮,却不见了马思聪一家,据说到对岸的香港去了。

马思聪一家,到哪儿去了呢?

小心谨慎的马思聪,上岸之后便与“狗头”分道扬镳。尽管他要去的不是香港,也是九龙,跟“狗头”正好同路,他却宁可带着家属独自行动。他不愿让“狗头”知道他去九龙,更不愿让“狗头”知道他躲在九龙什么地方。他生怕“狗头”走漏风声。因为他有着那么显赫的身份,万一走漏一点点消息,立即就会成为轰动香港的头条新闻。此时此刻,他害怕新闻记者那竖着的耳朵,犹如昨夜在海上害怕炮艇的探照灯光。他的出走,为的是暂避“文革”,而一旦风声泄露,他就别想在九龙安居……

马思聪一家,躲进了岸边一个潮湿而又阴冷的岩洞。直到“狗头”带领“乘客”们上车远去,马思聪这才悄然出去打电话。

马思聪的妻弟王友健在香港,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可是,马思聪却选择了九龙作为隐匿之处。九龙不像香港那样惹人注目,何况,那里有着马思聪不为人知的社会关系:他的大姐马思锦和丈夫徐腾辉,原本借住在上海马思齐家。一九五七年,马思锦与徐腾辉迁往香港。一九六○年,他们又迁往加拿大。徐腾辉的侄女徐增纯,住在九龙;马思聪十妹马思芸的丈夫何维林的父亲何焯贤,在九龙也有着宽敞的住房……

事不凑巧,拨通了九龙的电话,却没有人接。

没有办法,马思聪只好回到那长满青苔的岩洞。出走时赤手空拳,没有带一片饼干、一块面包,身边又没有一张港币。当年,在北京马家小院,中餐厨师和西餐厨师轮流做菜,山珍海味成了家常便饭;眼下,在渗水的岩洞里,连水都一片混浊,喝不得。没有一粒米,没有一颗饭。一夜惊恐交加,一天饥寒交迫,马思聪一家非常狼狈。身边,惟有那只葫芦形的提琴匣子。唐朝著名音乐家李龟年,

晚年横遭离乱,漂泊江南,身无长物,惟有琵琶:“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哀残霜雪鬓须白。今日个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今日马思聪,竟与李龟年同命运!

实在饥饿难熬,向当地人赊了一块面包,把早饭、中饭、晚饭“三合一”……

总算在傍晚时分,打通了电话。

在浓重的夜色之中,汽车来了。马思聪一家上车的时候,已经顾不得拍去衣裤上的泥浆了。

汽车直奔九龙亲友家。

关上大门,关上门窗,拉上窗帘,马思聪一家犹如害怕曝光的胶卷,深深地躲藏在暗盒之中,马思聪企求着有一小块安静的土地,以求度过人生的危机……

就在马思聪到达九龙的翌日——一九六七年一月十七日,香港报纸便刊登了“002”号小艇的照片,使马思聪大吃一惊!

那条刷满标语、语录的小艇,抛在荒滩上,实在太招人注意,一望而知是来自大陆的偷渡船。当天,这条船就被香港水警发现,拖走了。香港的报纸最为津津乐道的社会新闻,莫过于偷渡了,于是,第二天便把这条“002”号小艇的照片, 登了出去。报上披露,这是广州新洲渔轮修配厂的电动拖船——因为小艇上钉着“新洲渔轮修配厂”铜质铭牌。所幸,记者们还不知道偷渡者为何许人,没有披露姓名,没有提及中国的大音乐家……

犹如一颗炮弹在马思聪脚边爆炸。马思聪仿佛觉得,他跟香港的新闻记者之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这层纸随时都可能被捅破,马思聪的大名会在香港报上登出来。

马思聪仿佛觉得脚下的大地在震颤。自从躲进九龙以后,他的一家都未曾出房门一步,就连马瑞雪好奇地掀开窗帘的一角想看一下窗外的景色,也被他制止。

尽管如此,危机仍在向他逼近。如果香港警察抓住了“狗头”,他供出马思聪的大名,那就会把他避难的美梦击得粉碎。香港就在中国大陆的鼻子底下。这儿虽然挂着英国旗,但是一旦目标暴露,大陆向港方提出要求引渡,那也是完全可能的。倘若以一个“偷渡者”的身份被押回大陆,等待他的将是红卫兵的千棍万棒……一想到这些,他就不寒而栗,心乱如麻。

来得那么快,来得那么急,马思聪所担心的事,竟然在他到达九龙的第四天清早爆发了——一月十九日,香港几十家中英文报纸,都在头版头条地位,以粗黑的铅字刊登醒目标题《中国著名音乐家马思聪逃抵香港!》。几乎每一家报纸, 都开列了马思聪的头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不少报纸重新刊登了“002”号小艇照片,说马思聪于四天前与妻子、女儿、儿子一起乘这艘小艇潜往香港……

香港电台、电视台,也都纷纷作为重大新闻广播。顷刻之间,马思聪逃抵香港,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消息。

马思聪的精神防线濒临崩溃的边缘。他的一家躲在门窗密闭的房间里,不敢喘一口粗气。当时的状态,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束手待毙!

香港新闻记者们的耳朵如此灵敏。他们捕捉到马思聪来港的机密信息,最初倒并不是来自那暴露了的“002”号小艇……

到达九龙的第二天,“002”号小艇的照片一出现在香港报纸上,马思聪就意识到这里绝非可以久留之地。

除了香港、九龙,他能到哪里去呢?

去法国吗?奥别多菲尔教授和毕能蓬教授已经多年没有联系,连是否尚在人世 都不知道。

去英国吗?除了傅聪在伦敦之外,别无熟人。

去日本吗?举目无亲。

马思聪选择了美国。虽说自从九弟马思宏一九四八年去美国之后,与他联系不多,而且兄弟俩对一些问题的见解不尽一致,不过毕竟是骨肉同胞,何况马思宏在美国音乐界已站稳脚跟,颇有影响。到了美国,借助于弟弟的介绍,他可以在那里的音乐界立足,找到工作……

可是,要去美国,谈何容易!不用说他的一家没有一张出国护照,就连他的中央音乐学院工作证,也在踏上小艇之前销毁了——他生怕在途中发生意外,留在身边的工作证将暴露他的真实身份。

眼下,空空如也的他,惟一的财富、惟一的“证明”,是那把陈旧不堪的小提琴。这是出自十七世纪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工匠斯特拉地瓦利(一六四四——一七 三七)之手的稀世珍品。斯特拉地瓦利一生,制作了一千一百把小提琴。他制作的 小提琴,云杉面板木板如丝,背板的“虎皮纹”宽而明显,造型漂亮、美观。更重要的是,他的提琴的发音格外醇厚、圆润、优美、流畅,具有穿透性。几百年之后,斯氏小提琴在世界上所剩无几。美国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手中所持是一把斯氏小提琴,据说价值五万美金。由于几十年前一位名叫哈廷伯的七十多岁的俄国小提琴家的转让,马思聪有幸也得到一把斯氏小提琴。从此,无论马思聪走到哪里,手中总是拿着这把弥足珍贵的名琴。在出走时,他抛弃了一切,却紧紧抱着这把几百年前的小提琴。他想,倘若在香港从亲友处借到一笔钱,买了四张飞往美国的机票,到了美国,只要他拿出这把琴演奏,音乐会的收入将会偿还欠款。

抵达九龙的第二天晚上,马思聪托亲友找到了跟马家有点瓜葛的南希(Nancy)小姐。

“什么?马思聪到了香港?想去美国?”南希小姐差一点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什么?马思聪到了香港?想去美国?”当南希小姐把消息转告美国驻香港领事, 领事先生也大惑不解。

香港这个地方,谎言向来是用箩筐装的,骗子多如牛毛。美国领事担心九龙那个自称是马思聪的先生,会不会是一位“马骗”先生?消息灵通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也从未探听到马思聪前来香港的半点消息。尽管当时中美处于对峙状态,没有外交关系,但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国大陆正在进行的“文革”倾注了足够的关心。

聪明的美国领事,挑选了一位酷爱音乐的馆员,随同南希小姐驱车九龙,面晤那位中国音乐家。

身边没有任何证件,短短的平头,不合身的西装显然是刚刚借来的,那个中国人睿智的目光足以表明他是颇有教养的。他操着纯正的法语,也能用英语对话,

这进一步表明他的文化修养是不错的。

那位馆员吐露了对音乐的偏爱。那个中国人打开了琴匣,拿出那把油漆斑驳的旧琴,轻轻地奏出了舒伯特的《圣母颂》。那琴声缠绵悱恻,温柔动人,一听便知面前的演奏者是第一流的提琴手。

动作迅速的美国领事馆当天便已从馆藏的中国报纸上,查到好几张马思聪照片。勿庸置疑,面前的中国人眉宇宽广而眉梢下弯,一双眼睛显得炯炯有神,嘴角总是挂着浅浅的微笑,跟照片上的形象一模一样。趁着中国人拉琴之际,闪光灯亮了,那位馆员拍摄的照片,说是留作纪念,其实为的是连夜冲洗,让领事馆的特工专家作出最后的判别。

一曲奏毕,这位高鼻梁、蓝眼珠的美国人,忽然说起一口流利的汉语,那股“京腔”十分标准:“马先生,我想向你打听一个人——你知道李永刚吗?”

“哦,我认识他。”对于这个生僻的名字,马思聪马上作出反应,说道,“他是我在南京中央大学教书时的同事,现在他在香港?”

“不,不。他在台北任教。”那位馆员又问道,“请问,马先生知道纽顿这个人?”

“知道,知道,当年美国驻广州的新闻处处长。”

虽然没有规定什么“接头暗语”,也没有什么“土匪黑话”,凭着刚才的两句问话,那位馆员对于马思聪的真实身份,已经确信无疑了。

夜深时,他改口用粤语向马思聪道别,马思聪也操着流利的粤语祝他晚安。

就在马思聪进入梦乡之际,美国驻香港领事馆已向华盛顿发去密电,报告中国音乐家马思聪要求前往美国……

翌日——也就是马思聪抵达九龙的第三天,他的一家依然闭户幽居。马思聪一点也不知道,一场关于他的谈判,正在幕后激烈地进行着……

香港属英国政府管辖。手中没有任何护照的马思聪一家,要想从香港前往美国,必须征得英国当局的许可。

美国领事向香港政府提出了引渡马思聪一家的要求。

香港有关方面从美国领事那里获知马思聪在九龙,立即责怪香港警察局的无能,居然对这样重要的情报毫无所知。

香港有关当局建议美国领事,双方为引渡马思聪一家进行具体谈判。香港有关当局认为,在引渡之前,必须由港方对马思聪一家进行必要的审查,盘问,而且还要全面检查身体,以便判定他们从中国大陆出走时是否带有传染病菌……只有履行了这些查验手续之后,港英当局才能给马思聪一家发放证件。然后,再与美国领事具体磋商引渡的条件、途径。

按照有关方面的安排,光是政治审查与体格检查,起码要花费一段时间。

美国领事担心夜长梦多,希望尽早从香港政府手中得到马思聪一家。可是,香港毕竟由英国人所管治,大权在香港英国当局手中,美国领事不得不听命于他……

不知道是英美磋商走漏了消息,也不知道是美国故意把消息捅给新闻界,还是某方面耍了什么花样,总之,在马思聪到达九龙的第三天晚上,香港新闻界获知了这一爆炸性新闻。

于是乎,香港各报一哄而上,在一月十九日以压倒一切的声势,报道了马思聪的动向……

事情急转直下。正当马思聪一家阅报之后,呆若木鸡,门口响起了汽车的喇叭声。

两部漂亮的轿车停在门口。进门的除了南希小姐和那位已经来过的美国领事馆馆员之外,还有一位像中国神话中四大金刚一般魁梧的美国大汉,腰间挂着手枪,束着长长的子弹带——他是力大无比的保镖。

马思聪一家钻进了轿车。马思聪的怀里,抱着他的小提琴。

轿车飞驶。自从抵达香港之后,马思聪一家这才有机会透过车窗玻璃观赏香港街景。

轿车直奔温莎大厦。

一位坐在沙发上的美国官员一见到马思聪一家,立即站了起来,伸出了长着棕色汗毛的粗壮的手,用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说道:“欢迎,马先生!”

他自我介绍说是美国驻香港领事。

领事先生满面春风,因为他在跟香港政府当局的谈判中赢了棋。他以胜利者的口气,向马思聪宣布:“马先生,马太太,略备一桌薄酒,为你们洗尘、压惊。 午宴之后,我们就一起上飞机场。”

“上飞机场?飞到哪里?”马思聪连忙问道。

美国领事放慢了讲话的节奏,把每一个字都清楚地送进马思聪的耳朵里:“飞往华盛顿!”

马思聪一下子愣住了!

在午宴上,美国领事一边熟练地用象牙筷为马思聪添菜,一边谈笑风生。三杯下肚,他说出了“幕后新闻”:自从今天上午香港各报一片哗然之后,他给香港政府方面挂了电话,询问总督先生是否已经看过今天的报纸?他说,这下子,谈判该结束了吧?如果让马思聪继续留在九龙,已经无法保证马思聪的安全,必须立即离港赴美。至于政治审查、体格检查,可以在美国补办……

“我陪你们一起去华盛顿,愿我们一路顺风!”美国领事举起了酒杯。

马思聪也举起了酒杯。这是他第一次与美国官员碰杯,他的表情显得很不自然。

“干杯!”

“干杯!”

马思聪放下高脚酒杯,满心惆怅。他,本想悄然避难,却闹得这般沸沸扬扬,

满城风雨。急于跳出政治漩涡的他,已深深地陷入了政治的泥潭。他明白,在剑拔弩张的中美两国之间,美国驻香港的领事已经把他当成一颗政治炮弹。此时此际,他推也推不掉,逃也逃不了……

(摘自《马思聪传》)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麦格杜飞来台演奏 带来亿元名琴 (3/1/2001)    
  • 小提琴大师的演奏你听得懂吗? (2/28/2001)    
  • 马策尔将出任纽约交响乐团音乐指导 (2/1/2001)    
  • 古典音乐巨星 照亮黯淡景气 (1/13/2001)
  • 相关新闻
    古典音乐巨星 照亮黯淡景气
    马策尔将出任纽约交响乐团音乐指导
    小提琴大师的演奏你听得懂吗?
    麦格杜飞来台演奏 带来亿元名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