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画家会因为住在不同的地区,而有不同的表现吗?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10日讯】画家会因为住在不同的地区,而有不同的表现吗?预定八月十一日到九月三十日,在台中的国立台湾美术馆展出“10+10=21台中–台北展”,将以比较文化的论点,探讨诸如刘其伟、陈庭诗、廖德政、陈夏雨、台湾师大美术系、东海大学美术系等十个对照单元的异同。

国美馆昨日召开记者会,宣告这次展出的意义。策展人谢里法指出,这是一次由比较文化的观点,来探看台中与台北两地美术环境,提出的一种即兴思维。目的是要比较台中与台北美术家之间的异同,条件是以典型特质的抽样配对,呈现两地的人文差异。

至于如何选出两地的美术界代表人物?谢里法说,有十个指标:在地因缘与偶像型塑-刘其伟、陈庭诗。在孤傲的烛火中走过,并以光影呈现摇曳的人生-廖德政、陈夏雨。版图与场域之争-台北与台中两地省展画家比较。对白与独百,时代的宣言-苏新田、黄朝湖。纤手描绘窗前柔情-陆咏、陈淑娇。播种在人文焦土上-邱亚才、陈来兴。型塑人间万象的营造场-李光裕、余登诠。二十一世纪新生代的对决-李宜全、洪易。往前看,新世纪新年代的新生代-台湾师大美术系与东海大学美术系。

这十组的比较与对决,谢里法强调,对照的十个单元细说台北与台中两地典型特质的抽样配对,呈现两地的人文差异。这次展出,是国美馆近年在封馆又开馆之后,最重要的一次展出,将有三六四件作品被提出,涵盖各种媒材,如油画、胶彩、水墨、装置及艺术商品等物件。

谢里法也提出乱集团的观念,指出由十种配对比照的方式,是由差异观点切入,来探照两个城市间美术发展的异与同,但还是要凸显国美馆所在的台中人文环境的特性。所谓乱集团,则是认为这些美术家与现象,在美术特质、人文性格、人文趋向、先天与后天的交替穿透,所表达的乱集团现象,也可说是扑朔迷离、融化而不清,虽展但一时之间也无法打理的状态。

国美馆馆长李戊崑说,借此汇集传统、现代与开放的美术比较型态,开启台北、台中两地美术家无意间的自我压抑与社会无形的制约遮盖,也从准私领域走向公领域的讨论姿势。李戊崑说,这是该馆所尽的牵手与推手角色能量释放的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