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海水西调”舌战不休 北京尴尬

人气 19
标签: ,

【大纪元2010年12月09日讯】(新纪元周刊记者齐先予综合报导)“引渤海水到新疆?痴人说梦吧?比炸开喜马拉雅山还异想天开,海水没进疆,脑子先进水了!”“谁说不可能?人家一期工程已经立项了,六年之内就能建成,到时候等着瞧吧!”最近大陆网路上这样的论战非常激烈,正反双方都找出来不少论据,真可谓公婆各有理了。

一个哲学教授的狂想

2010年11月5日,由新疆省级智囊机构、国家级科研和高校主办的“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上百位水利专家和企业代表提出了“引渤海水灌溉新疆”的设想,引发了新一轮唇枪舌战。不过举办方认为,无论结论如何,他们都要让世人知道:“中国北方的八大沙漠正以每年2,400平方公里的速度疯狂外扩,仅2010年中国北方已遭受了十二次沙尘暴的袭击,而首都北京距离浑善达克沙地仅有十八公里”,“中国西北缺水220亿立方米,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


中国的水库,大部分都面临干枯的危机。(Getty Images)


如何治理沙漠,如何解决西北缺水这些危局呢?

中国有上百万水利地质专家,不过首先提出“引渤入新”方案的,却是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霍有光,尽管他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霍教授也承认他这个设想更多是基于危机压迫下的构想,是否可行还有待于其他专业人士的群策群力。

霍有光长期从事科技史、文化史以及软科学研究。1995年当他偶然看见北京西客站候车大厅墙上的中国地图时,突然楞住了。渤海离新疆、甘肃、内蒙古等中国八大沙漠并不像想像的那么遥远。“为什么不能把渤海水引入新疆,镇压沿途的大沙漠,解决干旱问题呢?”

霍有光一下兴奋起来。1997年他发表了《策解中国水问题》、《海水西调与再造西北》等学术论文,提出了三种引水方案,其中最被看好的是方案三:从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取水,用管道运送海水到黄旗海,总调水路线为440公里,沿途地势比较平缓。然后由黄旗海—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走河西走廊戈壁滩,再经过已经干枯的古河道“疏勒河”,从东向西的自流,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边的罗布泊。同时还可连接黄旗海和浑善达克沙地,实现七大沙漠的串联治理。

“引渤济锡”六年有望

海水西调的设想让一直苦于缺水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眼前一亮。锡盟褐煤资源丰富,但由于缺水,开采业和加工业都发展缓慢。2004年内蒙古和辽宁省合作制定了“引渤济锡”方案,计划每年从渤海湾调3.65亿立方米海水以供褐煤制气工程使用,褐煤制气工程所产生的余热还可以蒸汽淡化海水,年产淡水3.1亿立方米。

目前已有私人企业开始投资建厂,政府立项有望近期上马,所以有专家预测说六年内可以完成。据悉“引渤济锡”通过淡化海水,平均每吨淡水的成本费是四元,比目前当地企业购买的每吨水十二元还便宜了很多。很多人把“引渤济锡”看成是“海水西调”的先行性实验,据说中国已经拥有远距离管道输送石油天然气的经验,运送海水也就成为可能。

目前世界上付诸商业应用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蒸馏法和反渗透法两类,后者由于投资省、能耗低、周期短等优点而发展迅速。比如以色列已拥有三座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厂,年产淡水2.3亿立方米,预计2013年以色列全国80%的淡水将由海水淡化而来。

霍有光的可行性设想

关于海水西调的好处,霍有光认为,“海水西调”形成沙漠人造海,会形成相应湿地,可以生长芦苇等衍生灌木,这在渤海沿线都是可以看到的。还能栽培耐堿植物,从而固定沙漠,改良草场,发展农牧业以及海水养殖业和海水农业等,山东、江苏、广东、海南都有沿海滩涂海水灌溉农业。

“中国北方沙漠带周边被祁连山、黄土高原、北山和阴山山脉等所限,已经形成了沙漠低、周边高的地貌‘小环境’,如果能够形成水汽资源,就很难吹出区外,必定形成小范围降雨,遏制沙尘暴,这一点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就已经有成功的先例了。”

他还认为,“海水西调”需要以“接力棒”的方式调水,本着“量力而行,先近后远,各个击破,分期到位”的原则,用一百年的时间恢复西北人工湿地。到那时, “环渤海地区是头,新疆是尾,沿线地区是身,一旦统筹战略实施,我国北部的一条巨龙就会腾飞”。

对于海水西调的成本,他说,“若在天津取渤海水,通过电力管道把海水动能提高到相当于海拔1,280米左右,这样每吨水升高1,280米时耗电6.4度左右。但是从海拔780米的罗布泊到海拔-150米的艾丁湖可获得930余米的落差,在这里做一个发电工程,就至少可以消减取水时所耗电能的一半以上。”

关于沿途海水渗漏污染的问题, “由于沙漠底部存在盆地构造的隔离层,海水不会渗透流溢造成水土污染,这一点沙漠内的大量盐湖和青海湖已经做出了实证。青海湖的上游还在大量开采钾盐矿,但下游就在正常使用淡水。”

专家的反对

11月16日,中国工程院就《新疆可持续发展中有关水资源的战略研究》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专家纷纷质疑其可行性,称其“不可行”、“不现实”、 “不值得讨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指出,假设调运1,000亿吨海水,海水的含盐率为3%,就将产生30亿吨的盐,而如何处置这些盐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新疆盐碱化灾害已十分严重。国家气候中心原主任李泽椿表示,通过“引渤”来影响北方气候的设想在气象学上根本说不通。形成降水要满足三个条件,而有水汽只是其中之一,况且依靠调运海水形成的蒸发量可以说微乎其微。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原副主任宁远认为,南水北调工程1,000多公里的长度(丹江口至北京一线),且路线基本都是平原,而引渤入新则要跨越5,000公里,无论是管线铺设、工程造价,还是最终水的配送问题都没法想像,这种提法简直就像伪科学。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沉国舫担心,如果大量抽取渤海的海水,渤海的水量将从黄海补充,而黄海海水的盐分比渤海高,这样一来势必会给渤海的整个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北京的尴尬

目前定居德国的水利专家王维洛对此有不同看法。他指出,出现海水西调方案,说明过去六十年中国水利发展是失败的,如果南水北调工程成功了,也就不会有后面的调西藏水问题和目前正在提议的“海水西调”问题。

王维洛表示,渤海离北京最近只有五十多公里,天津就直接靠在渤海湾上,为什么政府不直接从渤海调水来解决北京和天津的缺水问题,反而要从千里之外的丹江口三峡水库调水呢?“这说明中国水利部的思路整个就是错的”。中国已经掌握了海水淡化相应的技术,一是用发电厂的余热进行海水淡化,二是利用薄膜过滤办法进行海水淡化,这二种技术成本也不高。“从成本上看,海水西调计划里,成本加上运费加海水淡化,总共是十块钱一吨,而南水北调从丹江口调到北京是二十块钱一吨,政府为什么非要去做贵的?”

由于没有科学依据,目前人们还无法辨别正反双方谁的观点合理,不过缺水问题已经成了悬挂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悬剑,而官方水利部门的屡屡失败,更是凭添了中国人的忧愁。◇

本文转自201期【新纪元周刊】“北京观察”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03/8781.ht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相关新闻
浅析中国近期之“水深火热”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首批移民共计33万人
【新纪元】陈实:中国水旱灾害无穷的根源
水荒:中国大城市顽疾之首 水资源近极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