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谜

当耗散结构理论遇到水结晶实验(三)

二、万有引力——一种物质的粘和剂

现代西方的实证科学体系对宇宙万物的解释可以说是从牛顿那个时代开始的。牛顿秉承着理性主义的传统,他认为宇宙是有序的,这也是一切理性主义的根本假设。然而一个很滑稽的事情是,大陆人是在党文化所编写的苏俄式的中学物理课本中学习牛顿的理论的。物理,是被作为万物之理,物质之理,物质世界的真理,也就是被作为客观真理、宇宙真理来学习的。而牛顿却是在《数学原理》这部著作中阐述他的宇宙模型的,并非是作为万物之理来告诉我们的。

牛顿用万有引力这个数学模型来描述宇宙的秩序,构筑他的力学的宇宙模型体系。万有引力被看作是一种物质的属性,是物质之间的一种普适的吸引力。万有引力被假设为是把物质聚集起来的一种方式,被假设为是太阳和地球等天体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换句话说,万有引力相当于一种粘和剂,它被认为能够克服空间的间隔,把不同的星球或物体粘和在一起,形成一个天体系统。在牛顿的宇宙模型中,如果没有这个普适的万有引力,那么天体就会无法相互聚集而构成庞大而有序天体系统,就不可能形成井井有条的宇宙秩序。

在牛顿的万有引力模型中,他实际上并没有回答关于宇宙是如何生成的这个问题,他只是在描述宇宙现有的秩序。在方法论上,牛顿的宇宙论是一种线性的和决定论的宇宙观。表现在时间属性上,牛顿的宇宙是一个静态的、永恒的,也就是在时间上可以无限延伸的。一切都是按照规律或者秩序运行的。在这个宇宙中,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一样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因此,在牛顿的宇宙中,没有“时间之矢”的作用,一切过程都是可逆的,也就是说,“过程”是没有真正意义的,存在的只是一种“运动”,只有位置的“移动”,而运动本身不会为这个机械系统创造更多的功(物理学意义上的功),也就是不会给系统额外的创造功(这就是第一类永动机不存在的论断),因为在这个无限而封闭的系统中能量是守恒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也没有“生”与“灭”。

牛顿所认识的宇宙,表现在空间范围上也是无限的。而且这个被认为是无限的宇宙,在牛顿的方法论中又同时是一个封闭的机械论系统。在这里,“无限”与“封闭”是这个机械宇宙论的两个相互依存的认识。实际上,牛顿所认识的宇宙只是无数个宇宙中的一个小宇宙。如果人类能够认知到这个小宇宙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如果人类能够认识到在这个小宇宙系统之外还有更大的宇宙系统的话,那么这个小宇宙系统它就有了内外之分了。那么这个小宇宙就可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因此它对外部更大系统或外部环境的“开放”才有意义。而在牛顿的宇宙论中,宇宙(小宇宙)是无外的,无限的,同时又是一个封闭的机械系统。

无论如何评价牛顿的宇宙论,牛顿实际上并没有回答关于宇宙之“生”的问题,牛顿本人也不奢求或冒然解释这种他认为是属于“上帝的意志”的问题。他只是试图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个现有的宇宙的秩序,而不是把它当作我们在物理学课本中所学到的“万物之理”。

然而,无论这个宇宙秩序是自然的法则,还是上帝的意志,牛顿确实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而有序的宇宙图景,日月星辰各司其位,循环运动,永恒不止,运行之精准犹如机器一般,毋庸置疑。这与我们人类的直观认知和体验似乎也非常一致,它给人类以一种安全感和乐观的未来。(待续)

--摘编自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