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臣

大火烧死了忠臣 ─谈寒食与清明的原由

清明节扫墓活动,来源于寒食节。寒食节在黄历三月,清明的前一、两天。汉代以前的寒食节,禁火时间较长,约一个月,后慢慢减少,至唐宋时期已减为清明前一天。

相传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形成,是为了纪念著名忠臣义士介之推。介之推为春秋时期跟随晋公子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流亡的一个大臣,曾割自己的大腿肉供晋公子充饥。等晋公子成为国君(即晋文公)后,要封赏介之推,介之推却带着母亲到山上隐居,不受封赏。晋文公因遍寻不着介之推,遂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介之推出来。上山一看,介之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非常后悔,望着介之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发现介之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有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把介之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烧焦的柳树下。往后,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并把烧山这天订为介之推的祭日,并在这一天禁火,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晋文公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但实际上,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寒食节真正的起源,乃是源于古代的钻木取火和换取新火之制。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加上古人认为火有神灵,所以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每次改火,都要换取新火,当新火未到之时,就禁止人们生火,后来这一时节的禁火习惯就成为习俗而流传下来了。

寒食节的主要特点有二:一是禁火、吃冷食,二是纪念介之推。其后慢慢增加了扫墓和游乐的习俗。因寒食与清明只差一天,禁火完毕,到清明这天要换新火,这样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一起,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的换火活动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作为换取新火的一天也被当成重要日子。而后,随着禁火之俗转衰,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明”突显出来,以“清明”概括这一段节期的人渐多,慢慢的,大多数人只知道“清明节”,而不知“寒食节”之名了。◇



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