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下蚁族的绝望

人气 43
标签:


“我们高智,但怀才不遇;我们努力,却总得不到赏识;我们上进,总找不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艰难跋涉中的“蚁族”弥散着浓重的失落和被社会边缘化的恐慌。散尽家财、寒窗苦读的平民子弟大学毕业后前途何在?


“蜗居族”尚有狭小但独立的住房,而年轻学子们还可能处境更惨——“蚁居”。近期也爆红全国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确切地描述了大学毕业生们的困窘,他们像蚂蚁一样在城市郊区过着群居生活,几个人租一间狭小房间,每个床位月租约三百元,每天挤几小时的公交车去上班。月薪一千多元。



为求生存,大学毕业生如蚂蚁一样在城市郊区过着群居生活,几个人租一间狭小房间,甚至没水没电。(Getty Images)

他们多出身于农村,没有父母的社会关系作为后盾:“我们高智,但怀才不遇;我们努力,却总得不到赏识;我们上进,总找不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艰难跋涉中的“蚁族”弥散着浓重的失落和被社会边缘化的恐慌。

他们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前途渺茫。

身为典型八十后的《蚁族》作者、北京大学博士后及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副教授廉思看到《蜗居》后感慨万千。在他看来,《蜗居》无疑是对《蚁族》一书的影像诠释,也是现在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真实的生存状态。

大学生们的绝望

“看了《蜗居》,大学生们绝望地哭了。”有网友说:“一口气看完了,无语,无奈,无声,无息,真实再现了八十后的生存状态。”

王瑶最近为工作的事苦恼,投简历、买正装、跑宣讲会、参加笔试面试……折腾了好几个月,但还是没能弄到一个offer(聘书)。

而与此同时,同样在找工作的室友李琳却像保研生一样过上了“猪一样的生活”。李琳大三暑假时去一家单位实习,业务上遇到问题时常向部门主任请教,而主任也总是十分热情地关心指点她。实习结束后,两人男女朋友关系正式公开,李琳的工作也就顺理成章解决了。

说起李琳的恋情,王瑶的语气有点不忿:“他俩跟《蜗居》里演得一模一样!”但王瑶又隐隐有点羡慕她:“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名牌大学毕业又怎么样?在偌大的城市中连一粒沙都不如。”

全国“蚁族”至少七百万

这些由农村考入城市的大学毕业生,在没有找到工作的情况下留在学校所在城市者,据复旦大学谢百三教授说,大致在九成以上。

《蚁族》作者廉思对这一群体进行过两年调查,他披露,在北京郊区唐家岭与小月河等处,住着约十万之众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年龄集中在二十二至二十九岁之间,月平均收入低于两千元,主要从事保险推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

这些人大多是高频率地变化工作,有的处于半失业状态;为了节省住宿开支,不得不数人合租房屋,甚至男女合住。他们这个年龄段正是性需求旺盛期,但是性行为的环境极差,有时一帘之隔就是两对情侣各行其事。

“十万之众”由于居住拥挤,每天忙碌但收入奇低,被称为“蚁族”。据中国教育部估计,二零零九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从前一年的70%陡降至35.6%,但加星号者的数字与实践情况差别很大。没有找到工作,但户口挂靠在人才中心的,也被教育部算成了已就业,网民戏称:被就业。

据《争鸣》杂志日前报导,二零零九年毕业的大学生能够得到相对稳定工作的只有三百万人,陷入“蚁族”状态至少有五百万人。

较为严谨的观点认为:如果将“北京机会多”这样的因素扩展,即全国一线城市均纳入考虑范围,“蚁族”人数不少于六百万;如果再将“群居”因素放松,那么以低收入、半失业常发生为指标来看,全国“蚁族”至少有七百万人。

“蚁族”都是平民子弟

据调查,“蚁族”群体中,绝大多数是县城居民及农村家庭的孩子,其中农村孩子占60%以上。简单说:他们都是平民子弟。

一位学生在回答自己为何毕业后不回老家时说,他学的专业是国际金融、电脑编程,如果回到县城,连做个农民的能力都没有了。

“蚁族”无城市户口、无固定单位、无固定工资、无三险一金,基本上城里人能享有的福利他们都没有。

网友mqk对于“蚁族”现象评论说:“太可怜了,四年大学生涯,花去了爸妈的一生积蓄,工作前途渺茫,浑浑噩噩过三十而立的年纪,一事无成,再拖下去,一辈子过去,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轨迹,可怜这一代的孩子们啊!”

“蚁族”们大多有自己的梦想,比如希望在三年内有车,五年内有房等。尽管这些梦想是他们最大的精神支撑,但按目前的情况来看,能够圆梦并搬离聚居村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这些人也难以找到专业工作,电子资讯专业学生当“店小二”、旅游服务专业学生“卖保险”。简单地说:学非所用、用不对口,是“蚁族”最显着特征之一。

“就业就是比爹”

虽然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年轻人参加高考,只要能考高分,就能够被一所好大学录取。但毕业后,要找到一个好工作,在目前中国这样的社会里,没有门道,没有后门,没有人脉,再有才能,恐怕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中国权威的教育资料咨询公司麦可思(MyCOS)的一份调查显示,城里的学生比农村的学生好就业,在最难就业的大学生中来自边远农村与老少边穷地区者相对比较多。第一财经频道《头脑风暴》节目主持人袁岳坦承:就业就是比爹。

该调查说,无论在哪类高校,农民与农民工的子女的录取高考均分是最高的,在分数上还不能与社会其他阶层公平竞争。这说明农民与农民工子女的双重弱势,即教育资源与高校录取的弱势。

“通过亲朋好友得到招聘资讯”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企业经理人员、办事人员家庭的毕业生求职成功的最主要渠道。而农民、农民工、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家庭的毕业生都是通过“参加大学组织的招聘会”来找到工作。

平民子弟身份与各层权贵子弟在就业机会方面的天壤之别,让“蚁族”倍感社会不公带来的屈辱。比如,国有银行与邮政、电信、保险等单位的“线上招工”,无一例外地拒绝非家属子弟参加考试。

求职难 前所未有

在校方举办的招聘会上,竞争都十分激烈。十一月二十八日,天津举行招聘会,岗位少、要求高,甚至幼稚园和小学明确表示只招硕士研究生。一位应届毕业生称:现场竞争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今年,大学生甚至跟民工抢饭碗,工资比民工还低。河南郑州的一位大学生母亲郑利对美国之音说,她儿子去年毕业。他一个宿舍的八个人中,到现在大部分人都在打零工。

郑利在谈到一个贫困生现况时既心疼,又无奈。她说:“上学时他贷了三万多块钱,现在还没还上。他工资有一千两百多块。这还是最好的呢。因毕业证没拿到,所以每个月要还贷七八百块钱。现在他和几个朋友在市郊区租一个破房子,月租两、三百。孩子们都非常、非常地苦。”而南方民工现在的月工资都达一千五百元。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已不再是新闻。调查指出,目前全中国共有数百万受过高等教育的“蚁族”,毕业后平均月薪不足人民币两千元。(Getty Images)

最近,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创历史纪录: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一百三十五万,去年八十万,而二零零三年只有八点七万人。更惊人的是,对于最热门职位,四千多人争一个职位。

去年新华网十二月二十七日报导,到十月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3%。但这个资料很难为民众接受。社会普遍反映,大学生现在已沦落到民工都不如的境地。如果说前几年,大学生还在挑拣工作是不是对口,工资是不是满意,现在大多数大学生只要有个能糊口的工作就行。

近来,不少地方还出现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去年五月二十四日,贵阳市一家科技公司负责招聘的曾先生表示:“有个求职者主动表示愿意三个月不拿工资”,生活费“我爸妈会管我的。”

同时,也有一些用人单位打着“零工资”的要求招聘员工。今年三月,在广州举行的一场招聘会上,深圳某研究院明确声称“零工资”:招一百五十名学士和硕士作为“储备干部”,待遇是提供生活补贴,但没有工资。

贫穷大学生的凄苦

“蜗居”“蚁族”“啃老族”“被就业”……大学生就业似乎越来越难,“天之骄子”们感到“越来越迷茫”。

广州某高校女生阿玫(化名),天生丽质,大二上学期当了大款的情妇。阿玫来自单亲家庭,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没有什么固定职业,长期以来靠给人做临时工供她上学,活得很辛苦。上大学后,母亲拚死拼活挣来的钱只够交学费,她只能靠自己做兼职,解决日常开销。

一次,她在当某产品的形象小姐时,碰到了现在的“老板”,比她大二十几岁已婚的曾某。在交往过程中,她深深体会到有钱的好处。虽然不爱曾某,但她向往那种无忧无虑的优裕生活,母亲的经历让她深深体会到,一个女人要自立是多么艰难。阿玫说,残缺的家庭、艰苦的生活让她活得很现实。

程明(化名)来自山区,家里很穷,父母四处借钱供她上大学。后来程明认识了一位当“二奶”的同乡学姐,当即和一个男的签了三年合同,做“周末情人”,得到二十万元,并有了一切日常费用。

程明说,她痛恨贫穷,更害怕贫穷,当时她只想尽快摆脱贫困,拿到钱后,她就按月给家里寄生活费,骗家里自己找到一份兼职。但她无法在同学面前坦然处之,搬出去租房住,过得很孤独。虽然现在是一家外资公司的白领,但她觉得不能真正抬头做人,十分后悔。

“知识难改变命运”,这是上海海事大学贫困女研究生杨元元自杀前一天的哀叹。十一月二十六日,她在宿舍卫生间用毛巾上吊自杀。杨元元是湖北宜昌人,六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生活贫困而艰难。有网帖指,校方强行撵走借住在女儿宿舍里的杨元元母亲,导致杨元元精神崩溃。

大学生前途何在?

中国大学生的生活就业如此艰难,大学生“过剩”吗?据二零零五年大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大陆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18%,只及发达国家平均数的四分之一。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的高级技术人才高达40%以上,而大陆大学生的比例只有4%左右,相差十倍。

《华尔街日报》日前也提出令人费解的问题:中国还未进入知识时代,大学生就被经济浪潮甩在了身后,这个群体的路在哪里?

美国《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杂志主编程晓农认为,中国如果真的经济起飞,走正常工业化道路,大学生会供不应求,但事实正相反。中国大部分高科技产业是来件组合,只需要工人装配,以及帮外国主管解释图纸的技术员,结果无论是高科技企业、技术密集性企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工程师都没有用武之地。

中国大陆流传的一个顺口溜,形象地讽刺了中国社会和官场的现状。“富了投机倒把的,提了吹牛拍马的,树了弄虚作假的,苦了奉公守法的。表扬了指鹿为马的,提拔了溜须拍马的,苦了当牛做马的,整了单枪匹马的”。

新毕业的大学生,空怀一腔豪情壮志,到了这样的社会,过不了多长时间,或者被淘汰,或者同流合污。

而《蜗居》的警示似乎是,如果想要生活好,男的需要当贪官,女的当二奶,老老实实工作可能没有前途,难以摆脱“蜗居”和“蚁族”。可是,即便当了贪官,还有更大的贪官拿捏着,一不小心就可能翻船。而当二奶,一旦被大奶发现,好日子也到头了,“像老鼠一样东躲西藏”。

究竟茹苦含辛而读书成材的大学生,前途在哪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