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名寺石窟

紫云山下武氏祠

武氏祠位于嘉祥县东南三十里,紫云山下武翟山小村落的北面。元代有三间石室,现今只把刻有字画的刻石收藏在一间乾隆年间建筑的祠堂内。

根据刻石上的记载可知刻石始建于东汉桓、灵帝时期,当时,武氏为东汉末年的一个贵族世家,武氏墓群石刻即是武氏家族墓地的一组石刻艺术品,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0余石。

石阙对称位列两旁,相距约四米多。基座宽约两米多,厚约1.4米,刻画像及花边纹饰。据石阙上的文字记载,立阙人为武始公暨弟绥宗、景兴、开明等。立于阙前两边的一对石狮昂首瞠目,神态十分生动。

乾隆年间,对其进行发掘,发现“武梁祠”和“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四座祠,即就地建造房屋将画像石刻砌于壁间,外缭石垣,围双阙于内,题名“武氏祠堂”。

武氏祠遍布石刻画像,其中武梁祠现存6石,前石室现存16石。石刻题材内容广泛,有帝王圣贤,名士,烈女,战争,车马,庖厨,龙鱼,奇禽异兽和祥瑞等,变化多端,如十代帝国图,水陆攻占图,伏羲女娲图像,荆轲刺秦王等。这些石刻对汉代绘画的命题,图样,技巧和风格可知一斑,也是研究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史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