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专访戈尔巴乔夫 民众叹中国戈氏在哪里?

人气 4

【大纪元2011年01月10日讯】一向敢言的广州《南方人物周刊》(南周),在最新一期以封面故事专访前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引起广泛关注,近日被不少网站转贴并引热议,有网民赞周刊“让我们再次反思历史”,更有网民感叹:“中国的戈尔巴乔夫在哪里?”

自从1991年苏联共产党垮台后,20年来外国媒体对曾任苏共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专访或出版物很多,中共媒体亦多有转载,但直接对戈氏专访并大篇幅报导却相当罕见。

《南周》本月4日刊出对戈氏专访,称下台近20年后,这个前苏联的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总统,似乎已被世人遗忘了,实际上他一直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从未停止脚步。

苹果日报报道,《南周》专访长达两万字,表面上,专访完全按中共的口径报道,借戈氏之口唱好中国没有步前苏联后尘;但行文仍可读得出,对当年一手摧毁苏共、让独裁政权分崩离析政治人物充满崇敬之情。还引用了中共前党魁毛泽东50年前讲的话“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文章赞美戈氏20年前推动了民意、顺应了民意、“彻底摒弃斯大林(史太林)的政治遗产”、“开启了苏联走向民主之门”、“摧毁了原来的体制,使俄罗斯人民不再忍受”等,称赞他是“推翻官僚体制的先锋,新时代的开创者”。而戈氏也强调,对当年的所为“不后悔”。

文章称,30年代大饥荒和“大清洗”的情景,在戈尔巴乔夫幼小的心中烙下了强烈的印记。在戈氏出任总书记以后,一次审查影片《忏悔》时,当他看到秘密警察敲一位无辜音乐家的门,要逮捕音乐家时,他“强忍住泪水”,回忆起外祖母给他讲述外祖父被捕那天晚上的事。

尽管已经79岁高龄,可回忆起那段岁月,戈氏依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正如大部分的“改革派”,戈氏总喜欢把自己的初次改变,追溯至赫鲁晓夫于1956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展开的第一次公开批评,同时他深深地被“60年代人”这个群体所吸引,他们渴望变革,并意识到真正的改革“与人无关,而与整个体制有关”。

文章认为,“或许我们应当把他(戈氏)放入俄罗斯民主化的进程中,才能对他的历史作用有所观察”。专访更以戈氏早年任苏共总书记时一句话作全文收尾:“民主社会主义的核心和实质,是人道主义。”

苹果日报引民间学者朱建国指,戈尔巴乔夫在内地属敏感话题,周刊敢对他专访,肯定要经上头同意,“但我看,媒体的春秋笔法和良苦用心,不会获中共理解”。

戈氏在国际社会的名声很大。2005年6月,德国统一委员会向为德国统一做出卓越贡献的美国前总统布什、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德国前总理科尔颁发了“阿尔法检查站”德国统一奖。2008年9月,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向戈尔巴乔夫颁发了“自由勋章”,以表彰他为结束冷战做出的贡献。

专访文章摘录:“民主社会主义的核心和实质,是人道主义。”(引戈氏原话);“他(戈氏)是推翻官僚体制的先锋,新时代的开创者。”;“或许我们应当把他(戈氏)放入俄罗斯民主化的进程中,才能对他的历史作用有所观察。”;“他(戈氏)推动和顺应了民意,彻底摒弃了斯大林的政治遗产;开启了苏联走向民主之门。”

相关新闻
莫斯科30名蒙面警察持冲锋枪围困俄富豪
苏共高官豪华别墅 曾惊呆叶利钦
俄称斯大林制造卡廷惨案 杀2万波兰精英
万之:给中国人更多和平奖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