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十八大前为中共官员开“药方”

人气 1

【大纪元2011年11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净报导)11月8日,中共官方媒体发表社论《以“平常心”积极迎接十八大》,值得注意的是,此社论发表的背景正是中国正处于两起公民运动方兴未艾之时。评论认为,这篇社论是当局针对各级官员开出的一剂“药方”,但此时正是中共高层不安的“症结”所在。

《环球时报》对各级官员开出“药方”

《环球时报》在这篇社论中说,由于十八大前后会涉及并带动一系列人事安排,党内外普遍有一旦某个地方“出事”会带来相关人事影响的看法。社论说,不同群体、不同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也越来越不拘一格,采用“倒逼”等极端方式的在增多。这种环境下如果国家和社会存在明显的“敏感期”和“确保不出事”的期待,这在客观上会造成极端诉求甚至对抗行为的增多。

社论认为,要保持中国全境的“绝对祥和”已无可能,互联网能瞬间把一个地方的小事放大成全国性事件。社论最后强调说:“我们对环境的要求过高,一个小事就有可能拥有了破坏大气氛的舆论能量。应该剥夺它们的这种能量,让小事回归小事的本位。”

对此,国际时事评论员文昭认为,社论中所指的“平常心”,谁在十八大召开前心里会感到不平常呢?不是中国大众,而是中共各级官员。此社论正是针对中共各界党政官员的,因为此时越接近十八大这个敏感时期,各级官员就越担心在自己所管辖区域会出现大的事件,从而背负政治责任并遭到“处理”。

文昭对大纪元记者表示:“此社论既强调十八大的重要性,涉及了众多中共人士安排,同时又担心各级官员‘过于紧张’,患得患失,或‘捂盖子’采取更强硬的压制手段,反而激化矛盾引起更大反弹。此社论开出的‘药方’就是保持一个‘平常心’,说明白些,以前怎样的维稳方式还保持,不要紧张的‘超常’。其实这种矛盾的心态也正是此时中共内心的写照,同时这也正是导致中共高层此时不安的‘症结’所在。”

社论背景恐影响“十八大”权利卡位

在中共官方的社论中对各级官员开出了这剂“药方”的同时,正是中国公民运动如火如荼在进行的时期。

在成千上万的支持者通过各种途径捐款表示支持艾未未之后,11月7日,《环球时报》发表署名评论,称艾未未如此向支持者借款,“这样做涉嫌非法集资。”

据艾未未在网络上公布的最新信息显示,截止2011年11月9日24:00,艾未未借债总额6,725,139元,交易24,801笔。其中支付宝18,633笔2,412,387元,建行卡3,710笔2,585,068元,paypal收792 笔290,522元,现金290笔802,019元,邮局汇款1,376笔635,144元。

著名时事评论员伍凡认为,这篇社论的背景与近期陈光诚和艾未未事件不断受到国内外关注有关。此时正处中共十八大权利更迭时期,中共当局不希望期间发生重大事件影响既定的人士安排。

伍凡对大纪元说:“社论中提到‘互联网能瞬间把一个地方的小事放大成全国性事件’,其实在一个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无论多么惨烈,在没有舆论媒体监督之下,它都局限在地区性事件中。而此时网络的发达,打破了中共的‘一言堂’,再小事件也会演化成大事件。陈光诚事件如没有网络传播所起的作用,中国甚至国际社会都无从得知他所遭受迫害的实情,所以中共一直视网络如芒在背,但想完全制止已不可能。”

伍凡最后还表示,就环球这篇社论的根本目的,说明白了就是中共一切皆从政权稳定角度考虑,与专制维稳联系着,它不会考虑人心是否相背、道德如何下滑,维持少数集团利益才是其根本。

(责任编辑:徐亦扬)

相关新闻
香港特首选举 上演中共权斗闹剧
中共和网民在微博管控上展开拉锯战
十八大前学者吁党内分权制衡 专家解读
微博管控凸显中共恐惧 官民拉锯大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