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臣

清官轶事录:清正忠直的彭泽

彭泽(1459年—1530年),字济物,号幸庵,甘肃兰州西园人。他是明代中期的一位朝廷重臣,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他不仅是彪炳史册的一代功臣,更是当时罕见的文武双全的奇才。

彭泽出身书香门第,他的外祖父段坚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和国学大师,曾在兰州创办客思书院聚秀授学。其父彭锭学问渊博,生性鲠直,节俭仆素,刚正不阿。彭泽幼年由外祖父段坚发蒙,题壁“坚苦”以自勉,志存高远。

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彭泽考中进士,初授工部主事,后迁刑部郎中。他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有豪强杀人,按律当斩,但有宦官出面说情,彭泽也置之不理,坚持依法处置。弘治十三年(1500年),彭泽初任徽州知府,就革除弊政,倡导文教,修补学宫,纂修《徽州府志》,修建紫阳书院,选拔其优异者进入学府,有的还高中进士。

数年后,彭泽的女儿在兰州家乡将要出嫁。由于徽州当地盛产漆器,彭泽便找来几位技术高超的漆工做了一些精致漆器作为陪嫁嫁妆,并派人送到老家。其父彭锭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认为彭泽在居官之时,不能一心为公,于是将彭泽所送来的漆器全部烧毁,并徒步走到徽州彭泽的任所。

彭泽惊慌之中出衙迎接,并示意左右从人代背其父的行李。彭锭怒斥道:“我能背数千里,你不能背数步吗?”进入衙内,彭泽跪拜请安,彭锭提杖就打,边打边斥责彭泽,打完后,背起行李昂然西归。彭泽深以为愧,从此更加严以自律,吏治清明,以至百姓为之建祠。

彭泽一生清忠正直、廉洁自律、刚正不阿。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宦官干政、特务横行之际,太监依仗权势,扰乱政令,但彭泽面对阉党的利诱不动心,面对锦衣卫的胁迫不变色,特意在后堂备棺材一口,以死捍卫政令,并表明自己随时准备舍生取义的决心,这有效的慑服了邪恶势力,被当地民众敬称为“彭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