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欣然:祭念“政通人和”

郑欣然

人气 10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1月30日讯】在我国传统的治国理论中,“政通人和”是政治的理想理念。如何达到国家的“政通人和”,古人曾有言,为政以通下情为急。意思是,为官从政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及时掌握和了解下面的情况,了解民意。“通下情”“察民隐”,即是以民为本,体察民情,按照百姓需求进行政务决策的为政者才能做到的。

中国文化是神传文化,追溯到“人文初祖”黄帝到帝尧、舜、禹都曾深入民间考察民情或自然环境,关心百姓疾苦,使人们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帝舜曾设置二十二名“纳言”的官,这些官员到各地听取民间意见,并把舜的意图传达给百姓。他们被称为“喉舌之官”。“纳言”的官在当时起到上通下达的作用,使帝舜的贤德恩泽四方。帝尧在位的时候,洪水成灾,鲧受命治理水患。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耗费九年时间也没把洪水治伏。后来尧任命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事,禹接受治水任务后,亲临各地进行现场勘查“求通下情”、广泛征求民众意见。经过考察后,禹决定改变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历时十三年之久,禹终于有效治伏了洪水。先帝们的贤德昭示后人,唯有心里装着百姓疾苦,体察百姓的苦乐好恶,是非利害,施惠民之政,行益民之治,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

我国古代政治中有体恤民情的政令,首推西周的“采风”制度。所谓采风,就是周王朝通过天子巡守、专人调查和逐级上报等多种方式来了解民风民情民意。“采风”的目的就是为了观俗、观政。“俗”是百姓的生活习俗,“观俗”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习俗施行相应的政令,以使民生安居乐业。“观政”就是通过询访考查能够了解民众对国家政治制度的批评意见,发现国家管理中的过失,以便及时进行调整。西周在我国历史上的辉煌显赫后世,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康之治,历数贤德的君王圣明的德风,成就了周代的兴盛,社会安定、人民和睦。

汉武帝时期,他继承西周的采风制度,重视民间询访。司马迁担任汉武帝的侍从郎,多次陪同汉武帝出巡,还多次到西南偏远地区考察。汉武帝通过采风对民间疾苦有深刻了解,从而采取了轻摇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说来我国古代有作为的帝王都比较重视亲自到民间进行询访考察,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以及清代的康熙、乾隆,都曾离开京城到各地进行巡视。巡视兼有督察官员的作用,更重要的目的是可以了解下情、敦促仁政。这样的帝王英明神武,在历史上流芳千古。

作为地方官员,“求通下情”同样是深得民心的仁德之举。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正德年间任南、赣、汀、漳诸州巡抚时,曾经把官员出行的“肃静”、“回避”牌去掉,另举两牌,一个牌上写“求通民情”,一个牌上写“愿闻己过”。他的这一举措,在百姓中引起不同凡响,这不仅是在官员仪仗中去掉“肃静”、“回避”的表面形式,更重要的是官员要在头脑中取消让百姓“肃静”、“回避”的为官之道,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出官衙,深入民间,询访百姓,真正了解民间的真实情况,体察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这样的官员在历史上怎么能不青史留名呢。

为政者如若能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想民众所想,急民众所急,切实解决百姓的问题,为百姓谋利,“政通人和”是自然达到的社会状态。

求“通下情”,对于百姓的话,不但要能够去听,还要真正能听得进去,才能达成“周知民隐”、“体察民情”的目的。而为政者能否听得百姓的话,关键在于其是否有一颗仁政爱民、尽忠职守的父母心。

来看今天中共的执政,为了“维稳”维护统治集团的集团利益,攫取政治资本,凌驾于人民、法律之上,实施一系列“不通下情”、独裁专制的政令,百姓有怨无处诉、有冤无处申,社会危机四伏,中共阻截百姓上访、迫害维权人士,压制人民、制造社会不公,中国民间维权抗暴运动此起彼伏……,中国进入特殊的历史时期。

中国历史展现了神传文化的恢弘,朝代更迭中,演绎天理、君道、官德与做人的理念,呈现给世人鉴别善恶、好坏、是非、正邪的历史长卷。以史为鉴,政事通达,人心才能和顺,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这是历史的明鉴。

相关新闻
党治国:敌人、罪犯、坏人和仇人
经济学人:太子党和呆瓜治国
古风悠悠:晏子论治国必须除“三殃”
李晓阳:从“大禹哭囚”到“暗狱治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