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碎 外资企业大撤退

人气 292

【大纪元2012年10月01日讯】(新纪元周刊294期,记者高紫檀报导)外资企业相继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一波接连一波。人力成本上升、外资税收优惠不再、人民币不断升值,被认为是企业退出的主要原因,而随着钓鱼岛领土争议愈演愈烈,情势更是雪上加霜。

英国奢侈品牌巴宝利(BURBERRY)决定不再让中国工厂代工制造巴宝利手提包,美国家得宝(Home Depot)关闭在大陆的全部门店,阿迪达斯将关闭中国工厂……。越来越多的消息显示,在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以往对中国大陆趋之若鹜的外资企业正纷纷从大陆撤离。

外资企业纷纷撤离中国

英国《卫报》18日报导,英国奢侈品牌巴宝利已经决定不再让中国工厂代工制造巴宝利手提包。巴宝利已表示,今年7月的一批订货,是这家工厂为巴宝利皮包生产的最后一批。

巴宝利下此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方面工厂员工工作时间太长,另外也担心工厂的工作环境有问题。巴宝利担心工厂的情况已经违背巴宝利的道德规范准则。

9月初,有韩国媒体报导称,韩国知识经济部表示,在青岛的14家韩国宝石、饰品企业将返回韩国全罗北道益山市某产业园区。有分析认为关键因素是中国投资环境变差,所以韩国以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回家。

而德国运动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早前已决定,将在年内关闭中国工厂,其在苏州的自有工厂早已下发通知,将于今年10月份关闭工厂。有传言称,阿迪达斯也将在今年10月到明年4月间陆续和中国的代工厂解除代工协议,终止合作。如果传言属实,这一决定将影响300家代工厂,涉及员工总数超过30万人。

这仅是不完全统计,实际上近几个月来,和上述企业一样决定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的外资企业不在少数,包括服务型外资企业巨头。

9月14日,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家得宝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关闭其在中国的所有七家大型家居建材零售商店。尽管家得宝中国总部称,将开发零售新业务,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代表家得宝基本退出中国市场。

8月底,法国家乐福(Carrefour)及英国乐购(Tesco)等两家在中国大陆的外资超市龙头,也相继传出将退出大陆市场。

几年前在中国风光开幕的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家得宝公司(The Home Depot)今年9月正式对外宣布,关闭其在中国的所有七家大型家居建材零售商店。(Getty Images)

外资企业撤退潮早已开始

外资企业相继退出中国并非近期现象,根据机构研究,这波外资企业撤退潮从一年前已经开始。统计显示,2011年,百事公司卖掉中国的瓶装业务。2011年8月,消息传出,国际四大快递巨头之一的德国DHL将所持有的全宜快递、速递公司及金果三家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深圳友和道通。这意味着DHL从中国内地快递市场退出。

总部位于美国圣荷西的无线数字标价牌制造商阿尔提纳(Altierre),2011年10月就关闭了中国的制造厂,改为直接在本地生产。

此外,福特汽车公司要把1.2万个工作岗位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星巴克(Starbucks)也把它的陶瓷杯制造,从中国转回美国中西部。

2012年,伊藤洋华堂计划将部分产能转移至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预计在华生产占比降至75%。爱世克斯(ASICS)和水野(MIZUNO)降低在华运动鞋等运动用品生产比例,扩大在越南、印尼生产规模。

美国消费品巨擘佳顿Jarden公司也于2012年3月开始,将“Miken”碳纤维棒球和安全器材“FirstAlert”烟雾警报器的生产转移回美国。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2011和2012年的两项独立研究,将制造环节移回美国的公司还包括:Coleman、SleekAudio、Peerless Industries、Outdoor Greatroom和总部在马林县的ET water Systems等。其他将部分或全部业务退出中国的还有:建筑机械公司卡特彼勒(CAT)、玩具生产商Wham-O、ATM机器生产商NCR等。

阿迪达斯也并不是唯一关闭在中国大陆工厂的鞋业巨头,其竞争对手耐克,早在2009年就关闭了位于江苏太仓的在华唯一鞋厂。其他如Clarks、K-Swiss、Bakers等国际鞋业巨头也已纷纷减少与中国大陆代工厂的合作,增设在越南、印尼的生产线。

外商直接投资连续下降

在中国大陆外资企业不断退出的同时,自去年11月以来,大陆吸收外资规模已经连续下降。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1至7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下降12.3%,实际利用外资同比下降3.6%,这是近5年来(除2009年之外)的首次负增长。

数据还显示,中国8月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为83.2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连续三个月下滑,而5月是今年以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的月份。

制造业成本优势不再

人力成本上升、外资税收优惠不再、人民币不断升值,这被认为是中国大陆外资制造业企业退出的主要原因。

提起中国,过去被认为是劳动力成本低廉,但近几年,由于通胀和人民币汇率上涨的因素,这种人力成本优势已不再。

波士顿咨询集团近期的研究发现,中国的工资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中国制造”所需的工人工资占“美国制造”工人工资的百分比也在快速攀升,这一数字在2000年为3%,2005年为4%,到2010年涨到9%,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7%。根据波士顿咨询顾问报告,从2005年至2010年,中国工人工资涨幅达69%。

自2004年来,澳大利亚第二大啤酒商狮王集团、荷兰菲仕兰子母奶、耐克、Clarks、K-Swiss、Bakers等跨国巨头纷纷撤离中国生产线或关闭代表处,已经显示着中国制造业低成本的优势正在消失。

有媒体调查显示,目前,越南一个服装工人的月薪只有500元,印度最低可达每人每月250元,孟加拉则为300元左右。但在广州,聘请一个车工就需每个月2500到3000元的月薪,一些中高端服装企业更要向工人支付4000元月薪。有分析称,悬殊的劳动力成本差距是导致外资关闭在华工厂的重要原因。

汇率也是令外资企业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累计升值将近30%,这也严重增加了外资工厂的结算成本。

与此同时,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也在消失。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施行后,针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执行的再投资退税、特许权使用费免税和定期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面临取消。

新税法还规定,2007年3月16日后设立的外资企业不再享有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自2008年1月1日起,原享受低税率优惠政策的企业,在新税法施行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法定税率。这意味着,至2013年,所有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将不再有税收上的优势。

服务型外资遭遇滑铁卢

中国大陆的经济衰退被认为是服务业外资退出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政治上的因素令一些外资企业无奈退出。

家得宝是属于在中国经济衰退过程中严重受伤的企业。在中国连续两年调控房地产中,受地产萧条波及的家居建材企业倒闭不断,再加上家得宝进入中国大陆之后根本没搞清中国的消费国情,导致连续亏损至最终关店。

受经济衰退影响的还有其他多家外资建材企业。2011年7月,法国建材超市巨头乐华梅兰关闭其北京大郊亭店——其进入中国市场仅有两家店中的一家;今年1月,欧洲排名第一的英国建材超市百安居再度关闭南京店,两年时间内店铺总数从63家减少至40家。

经济衰退也使居民消费意愿减弱,中国零售业从2011年第4季度开始,销售额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各主要企业的盈利水平均大幅下降。法国家乐福及英国乐购均受到波及。在华经营遇到困难,加上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外界认为,这两家超市巨头萌生退意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政治因素

此外,对于非制造业外资企业来说,还有政治上的因素。如谷歌由于中共强制执行信息过滤以及服务器受攻击而被迫撤出中国;DHL则由于中国对快递业的不完全开放导致连年亏损而无奈撤出。

日本制造企业考虑退出中国的原因除了成本上的问题之外,也有政治上的考虑。根据路透社最近调查,随着钓鱼岛领土争议愈演愈烈,约41%日本企业认为,和中国大陆的摩擦影响商业计划,部分企业甚至考虑退出中国大陆,转往他处。◇

本文转自:新纪元第294期
更多精彩文章请访问新纪元网站:http://mag.epochtimes.co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相关新闻
人民币趋贬值 中国热钱外流
中国企业掀裁员风暴  三一集团减1.6万人
中国制造成本优势尽失 大量代工厂倒闭或外迁
订单缺失压垮企业  中国现农民工返乡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