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中共用流行文化鼓动反日

人气 3
标签: ,

【大纪元2012年10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张东光编译报导)过去三年来,中国拍摄了两部有关1937年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电影: 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和陆川的《南京!南京!》。两位导演在片中决不避开日军的血腥残暴。然而,《金陵十三钗》在2011年成为中国票房最高的电影,《南京!南京!》初期票房很好,却因片中情节同情日方而被过早下映,真正的票房实力无从得证。

《经济学人》杂志报导,流行文化和中日关系之间有一个既定的联系。日方没像德国那样赔偿受害者,让中方一直耿耿于怀。因此,像南京大屠杀这样帝国主义侵略的剧情,一直在中国的电视、电影、广播剧和小说中被以爱国热情的方式提及。在这次钓鱼岛(尖阁诸岛)的纷争中,中共的国营媒体更是加大鼓吹反日的情绪。

9月26日,中共喉舌新华社宣称,钓鱼岛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珍贵领土”。9月29日,官方的中国日报也在《纽约时报》等美国各大报刊登头条广告称:钓鱼岛属于中国。

1980年代以后开始转变。美国的中国专家何忆南说:“当局发现国家主义是政权陷入危机时拉拢支持的一项有效政治工具。”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之后不久,中共面临了广泛的反对声浪。为了将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开阶级斗争,它认为国家主义的运用可能缓解不断升高的社会不安。流行文化于是成了重要的手段。

1980年代后期的中国电影、电视、小说和广播,都被加进了国家认同感的新元素。甚至小学教科书也不例外。2006年的30集电视剧《亮剑》,描述了一位与日军奋战的解放军将领的故事,吸引了数千万名观众观赏。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则成了畅销书。

这就是为何像陆川导演这样平衡呈现故事的电影在中国不受欢迎的缘故。姜文的《鬼子来了》参加2000年坎城影展获得评审团大奖,但他以喜剧手法拍摄这部中日战争片时,也同样抵触了一票喜欢将中国民众描绘成受害者的文学创作和电影。

陆川说,中国民众对历史的态度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总说我们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也以此为荣,但我们摧毁了所有的记录,我们推倒了堂堂华厦,然后将真相掩埋。”他补充,民众对《南京!南京!》有意见是因为那跟他们的教科书有抵触,但他对人们愿意谈论这个问题感到欣慰。

(责任编辑:毕儒宗)

相关新闻
中日新一轮舌战 日企业畏惧中国风险
大陆月饼与时俱进  反日贿赂功能多
九月反日风潮面面观
日丰田出台赔偿方案:补偿被砸车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