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独立评论】

中国面临全面经济危机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4月25日讯】MP4下载观看

(新唐人【独立评论】节目) 伍凡:我们评论中国经济己有六、七年时间了,都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对中国经形势和决策持分析和批判观点,期望中国经济结构和决策能有所改变,对中国民众生活改善有所帮助。但十分令人遗憾,中国经济结构没有丝毫改变,绝大多数中国民众生活没有明显改善,在医疗、教育、社保和养老,以及环保更加恶化,甚至连有资产的富人都大批向外国移民,逃离生活条件日益恶化的中国。进入2011-2012年,中外经济学家和学者们都指出中国形势急剧恶化面临全面经济危机。

草庵:中国《民商》刊物采访李慧忠先生的文章‘2012年将是一个更加复杂艰难的年份’相当清楚表明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他首先概括了2011年是经济结构转型之年,经济面临通胀紧缩和美债欧债金融危机影响,转型步伐更为艰难。实体经济萎靡不振,收紧金融政策又导致现金流枯竭的局面。房市股市都呈现出凶险的趋势,经济增速放缓,即将迎接2012年的中国又会怎样?

2011年是中国经济减速的一年,面对的问题也日趋复杂。李慧忠有三句话概括目前的状况,第一. 整个经济目前来看是振荡下行的形势,进入了一个危险期;第二. 整个社会矛盾不断地在集聚,看来是比较悲观的。第三. 我看还没有到死结这一步。

伍凡: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恶化速度远快于我们的想像,仅仅一年半的时间GDP增速已从11.9%降至9.4%。如果继续保持前期紧缩的货币政策,相信2011年第四季度末的数据很可能破九,2012年年底可能破八。果然,今年3月两会上温家宝宣布2012年GDP为7.5%

李慧忠说:“我感觉2008年还没有到这么紧张的程度,因为当时市场还有流动性。整个经济来看的话,当时我们更多的是踩了一个刹车,但是还是有油的,而现在从宏观经济来看,不是踩刹车的问题,是没有油了。从整个出口和经济趋势来看一直往下走,没有比现在更冷的时候了。”

草庵:所以现在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已是救急。但是需清晰的看到,适度宽松的对象绝不是商品房市场,而是保障房市场和解决微利企业融资难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下滑对国内经济增速向下拉力的增加,不排除货币政策再一次大规模放水的可能。现在来看如果2012经济整个跌得比较惨的话,保障房投资拉动会是比较大的一块。用官方的说法,整个资金也就两个去处:一个是保障房,一个是小型微利企业。小型微利企业好多都是民企,政府把钱给他们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因为之前政府一直以来的观念是 “肉烂在锅里” 的思想,我们的钱包括按揭信贷基本还是给国有企业多一些,给国有企业75%以上,给民营企业的非常少,现在来看的话2012年也很难发生一个大的变化,更多资金流向还是国企,国企的话可能保障房多一点,小型微利企业还是会少一点。

就拿资金匹配来看,整个金融的模式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所有商业银行从百姓那里低息拿到钱,再贷给低效率的国有企业,一直是这样的模式。但是资金的匹配决定整个经济的活力,而经济的活力源于民企,真正活跃的是民企这一块,而民企死掉得太多了,就剩下炒房。炒房的结果是丧失经济活力,质量一直在往下走,数量一直往上走。

伍凡:经济的根本活力源于民营企业。而民企的生存环境如今却极度恶化。首先国企的垄断使得高利润行业拒民企与门外。再者,国有商业银行低息从百姓手中获得资金,又极具倾向性地贷给低效率的国企,这使得民企只能求助于高利贷。其次中共当局每年12万亿的财政收入,相当于1/4的GDP。

在今天这个高增长成果由少数人分享、高通胀由全民承担的时代,民怨不断累积,建设保障房的真正意义在哪里呢?李慧忠认为更重要的意义是避免百姓心中的那杆秤过度倾斜,更直白的说是稳定。如果保障房分配实现不了公平,那么3,600万套保障房不但解决不了民生,反而可能是民怨的集中爆发点。

以前CPI和GDP的关系,到底是保增长还是保物价,中共选择抗通胀。现在来看保增长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了。 2012年对于中国而言,势必也将是一个更加复杂艰难的年份。

草庵:中国大陆作者安邦咨询在网上的文章‘形势急剧恶化中国大陆或迎来全面经济危机’。文章中开头写道“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 ‘深圳’ 经济今年开始出现萎缩。今年前两个月,深圳的规模工业增加值为730.65亿元,同比减少3.0个百分点。如此大面积的负增长,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的首次。以外向型经济为特点的深圳,进出口形势更是急剧恶化,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同比下降3.5%,其中出口下降6.0%,而2011年同期进出口则是增长了60.5%,出口增长高达62.6%。”

深圳绝非个别现象,也并非今年以来才出现的新问题。早在2011年,中国对欧美等传统市场的出口增速明显下滑,其中对最大出口市场欧盟的出口增速从8月份的22.3%降至12月份的7.2%,12月份对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增速也比8月份分别下滑41、15、37个百分点。

伍凡:在我看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全面冲击开始真正出现。而消费市场只有美国1/6的中国并无能力消化已经形成世界级产能的〈中国制造〉,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已经日渐式微,中国很可能迎来全面的经济危机。

实体经济的危机苗头已经清晰显现。今年前两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5.2%,而去年同期则是同比增长34.3%。尽管落差如此之大,但更可怕还在于应收账款和产成品资金的快速积压,因为这直接关乎银行业贷款资产的质量。今年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68,187亿元,同比增长18.1%;产成品资金27,098亿元,同比增长18.3%,持续了去年下半年开始启动的高速增长趋势。

草庵:工业企业的如此难堪表现显然与消费和出口的疲态有关。出口方面,海关统计显示,2012年前两个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6.9%,而去年同期出口则是同比增长21.3%。消费方面,今年前两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6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持续了去年以来消费增速同比下滑的趋势。

然而,中国的房地产投资还在不断的增长。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431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速只比去年回落0.1个百分点。今年前两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4.0%和20.9%,这意味着单位房地产均价增长的势头已经逆转,也意味着投资形成对GDP增长贡献率的含金量明显打折扣,尽管房地产投资只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20%,但其他如公路铁路等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滑坡之下的效益明显下降,难道还莫不如此?

伍凡:由此可见,2012年前两个月的数据表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已经全面下滑,而深圳更是中国经济全面下滑的一面镜子,如果连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集聚人才、资源、产业炼和政策优势的深圳都扛不住,哪里还能扛得住呢?东南亚金融危机正是当年出口增长率从22.8%下降到5.6%,泰国更是猛降到3%之后发生的,而今天深圳下滑了近70个百分点。

如此一来,中国经济的全面下滑已成大概率事件。而这必然会牵扯到银行业等金融部门,而2011年四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降〉的势头即已逆转,今年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风险更会全面泛滥。担心中国因经济全面快速下滑而导致经济危机,这似乎已不是杞人忧天。

草庵:《德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的”这一经济转变本身就十分艰难,中国已达到国民经济学家称之为 “粗放型增长” 的最后阶段,也就是通过输入劳动和投入资本实现经济增长。现在中国必须向 “集约型增长” 转变,通过改善技术、扩大专业知识推动增长。结果是,中国将无法维持过去30年来近10%的年均增长率。按照诺贝尔奖得主威廉‧阿瑟‧刘易斯归纳的发展模式,中国不再是劳动力富余的国家。到了某个时候,农业劳动力变得紧缺,现代产业的劳动力价格上涨,利润收缩,盈余和投资额度下降,国民经济就会受到打击。中国现在正处于刘易斯所说的转折点上。结果是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上,资本对劳动的比例快速上升,利润率急速下降。中国的增长必须通过提高因子生产率来推动,不能依赖资本对劳动比例的上升。”

伍凡:中国社会正在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中国的经济改革基本是半途而废,政治改革甚至成了重大禁区。目前的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30多年来最危险的时期。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其发展速度居世界之首;2%的家族占有了整个社会41.4%的财富;流动性泛滥呈现难以遏制之势,20年来M2增长了49.6倍;土地财政与房地产泡沫正疯狂吞噬着整个社会的财富,改革30多年来居民所得到的成果正在丧失殆尽;权贵劫持了权力,资本市场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彻底改变,正沦为权贵资本掠夺社会财富的合法工具。可以说,当今的中国社会乱象丛生,社会矛盾日益加重,社会危机不断累积。改革的严重滞后和扭曲变形正在使中国社会酝酿着一场重大危机,没有 ‘置之死地而后生’ 的危机变革,中国的社会经济就很难走出困境,股市也就很难走出危机并迎来黎明。

~本文仅代表评论者的观点~

相关新闻
中国经济放缓 欧股大跌
反对党发言人:澳过多依赖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的宿命
中国经济学家茅于轼获弗里德曼自由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