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处世六然

明代理学大家崔铣的《听松堂语镜》中提到“六然训”,有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称“六然”。

1.自处超然

一人独处,要有“宁静致远”的境界,扫事境之尘氛,忘心境之芥蒂,就该“慎独”。

2.处人蔼然

与人相处,诚恳谦和,使人有亲近之感。既听正言,亦纳逆语;有圣贤之宏量,无庸懦之狭胸。否则,不仅影响自己的形象,且会有“失道寡助”之后果。

3.有事斩然

遇有事必深思熟虑,又须斩钉截铁,执中处理。遇到急待处理之事,如优柔寡断,易误事。

4.无事澄然

人,果然有闲暇之福,就要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淡雅心境,一扫尘世之纷杂意念,如静静的湖水,清净怡人。切不可看见别人荣光,而生嫉妒之心。

5.得意淡然

常言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人生得失寻常事。”我们做出了成绩,人们给予高度评价,此时绝不可得意忘形、自鸣居傲,应谦虚为怀,淡然处之。

6.失意泰然

只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失意逆境之时,亦能找出失意的主客观因素,自静如山地坦坦荡荡,无烦躁之心,有自强之志。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要想“一、二”,不思“八、九”,就是告诉我们,要看得开,忘掉不好的,到头来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心中自有桃花源”、“人生处处有春天”。

佛家有言:“在禅者心中,视功名如糟糠,视高贵如敝屣。”其价值观不是名利,而是宇宙的真理。旨哉斯言,吾人当谨记于心,勿锱铢必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