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新闻

认识塑胶 为环保与健康把关

【大纪元2013年05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陈天成纽约采访报导)塑胶用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用途广泛,似乎已经到了必不可少的程度。随着塑胶的广泛运用,产生的严重环境问题也早已引发关注。而一些塑胶在某些条件下释放出的有害物质或内分泌干扰素,加上塑化剂等相关的添加剂问题,严重危害生物的健康和生育机能,令人非常担忧。

彭博市长于今年4月24日说,现在可以回收所有硬质塑料,如洗发水瓶、食品容器、玩具、衣架和咖啡杯等等。日前,本报就此问题专访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食品博士林炎诚,他表示,塑胶制品已经遍布各个角落,消费者有必要对塑胶制品的种类及利弊进行全面了解,他从塑胶的分类开始侃侃而谈,分析了各类塑胶的特性和民众应该注意的事项,以避免人体摄入塑化剂等有害添加剂。

林炎诚接受采访时带来的各种塑胶产品。(摄影:陈天成/大纪元)


●塑胶制品分类

由于塑胶大量生产,价钱便宜,颜色选择也多,所以人们大量使用塑胶用品,以致常在未了解某些塑胶的实际特性的情况下不当地使用塑胶。例如,有些塑胶不宜加热或用来存放酸性饮品食品,有些塑胶不宜受阳光照射等,否则有害成分会不稳定而释出。由于释出缓慢,无即时危险,以致塑胶产品中各种有害物质已从不同途径,尤其是饮食当中,进入并污染人体。

林炎诚介绍,美国塑胶工业协会(Society of the Plastics Industry)于1988年创立7种号码来代表7种不同原料聚合的塑胶产品。比如矿泉水瓶、牛奶瓶、清洁剂瓶等是号码1、号码2或号码4塑胶制成的。

可在塑料制品底部找到的塑胶种类标识。(网络图片)


●1、2、4号塑胶 纽约规定回收

“纽约市规定,这3种塑胶瓶装必需回收,察看瓶底就知道这瓶子属于那一类塑胶。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在车内放矿泉水瓶,车子一晒太阳,车内温度升高,等于把矿泉水瓶加热,从而释放塑胶毒素。不妨用不銹钢瓶装水,虽然玻璃瓶也可以,但玻璃瓶容易被打破使人受伤。”林炎诚说。

这3种塑胶瓶,矿泉水瓶浪费最多,消耗石油资源。麻省一个城市Concord今年元月开始禁售瓶装水瓶,这项法律是由一位叫做Jean Hill的老妇人推动的,她的理由是:美国一年在瓶装水瓶原料上的浪费,可产生足够让100万部车开一年的汽油量。

林炎诚希望大家热心支持纽约的回收项目,同时不要乱丢塑胶袋,包装食物的塑胶小袋要丢入垃圾桶。他举例说明乱丢或不回收塑胶引起的严重性。

印尼苏拉巴雅动物园(Surabaya Zoo)一头30岁长颈鹿2012年2月27日猝死,原因是胃中竟有重达20公斤、直径60公分的塑胶袋团。这些塑胶袋恐是游客随便喂食长颈鹿食物时吃下去的。另一个例子,北太平洋由分解塑胶碎片形成的“垃圾岛”面积,在过去40年扩大达百倍之多,面积近似美国德州。这大范围的“毒汤”,若愈来愈大,可能改变开放海域的自然环境,导致浮游生物或鱼卵减少,危害不可小觑。

由于认识到塑胶袋污染的严重性,2012年5月中旬,洛杉矶市议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胶购物袋的法令,法令要求顾客随身携带塑胶袋或携带“自备购物袋”,否则商店可收每塑胶袋10分钱的费用;16个月后全面禁止塑胶袋的使用。夏威夷也通过了2015年后全州禁止使用塑胶购物袋的禁令。

虽然“自备购物袋”可环保,但得留意放入哪种食物。2012年5月时一位足球女选手去西雅图参加比赛,但在旅馆中毒,因为选手们把可即食的食物放在外面干净、袋内肮脏的“自备购物袋”里,这个“自备购物袋”里已经染有导致人拉肚子的诺罗病毒(norovirus)。林炎诚说,如果购买生肉及鱼类,必须先放在塑胶袋内,再放在“自备购物袋”里,避免食物中毒,还要定期用热肥皂水清洗环保袋,维持清洁。

●3号塑胶PVC 添加塑化剂后防不胜防

3号塑胶PVC,质地坚硬,不染化学物,台湾早就用PVC管当自来水管。加州于2007年开始准许用PVC管当自来水管,不过纽约市尚未许可。在美国及加拿大两国逐渐使用大型PVC管输送可饮水。

PVC的用途很广,但看不到号码3的标志,所以人们用起来也“不明不白”。日常生活摸得到的产品,如门窗、衣料、地毯、玩具、书包、电线延长线绝缘、电脑、汽车内装潢、装沙拉油的PVC瓶、食物保鲜膜、PVC手套、信用卡、孩子们喜爱的饭盒、背包、三孔活页夹、雨靴、雨衣等等不胜枚举,都是PVC加上塑化剂造成的,用塑化剂含量决定产品的软硬度。也正因为塑化剂的添加,带给人类健康和居住环境相当大的危害,因为塑化剂具有毒性。

与之相对的是起云剂(emulsifier),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可帮助食品的乳化,多用于果汁、饮料、果冻和优格粉末、儿童保健食品,让饮料避免油水分离、品质稳定,而香气更持久。起云剂成本贵,但合法可用;而塑化剂便宜,但有毒。奸商为图利,用不许可的有毒的塑化剂来代替起云剂。

林炎诚回忆,2011年台湾的塑化剂风暴事件,用胡文辉的话说,有如大海啸席卷台湾,政府食品安全堤防土崩瓦解,人民对食安信心崩盘,台湾丢脸丢到国际,MIT(台湾制造)产品形象蒙难。据介绍,塑化剂是环境荷尔蒙的一种,属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可能干扰破坏儿童原有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及功能,会让男性雌性化、增加女性罹患乳腺癌概率、对发育中的男性生殖系统有很大的影响。

“阴盛阳衰都可能与塑化剂有关呢!”林炎诚说,由于儿童保健食品被爆含有塑化剂,不少家长担心儿子子孙根太小,全台各医院家医科门诊爆量,整天都是妈妈带儿子去看生殖器是否短小、“命根子”是否正常,引起恐慌。除此之外,一些产品尤其是医疗设备,包括输液袋或输液管,像塑化剂类的添加剂占产品的40%或50%,人一旦生病,就避免不了要到医院去摄入塑化剂。“所以嘛,人要注意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不到医院,才是根本啊。”

那么,怎样避免吃入塑化剂?林炎诚认为,当然政府要把关食品安全,用刑法及重金罚款处罚奸商。由于玩具,包括沐浴玩具、书包等含有塑化剂,购买前最好上网查塑化剂含量;家长务必督促儿童勤洗手,养成吃食物前一定洗手的好习惯。煮油脂食物时,不使用保鲜膜包食物,因为食物接触塑胶,加热后会释出毒物。而PVC保鲜膜千万不要包油脂食物,不加热也释放毒素。

种类繁多的塑胶产品已经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摄影:宋碧龙/大纪元)


●5、6、7号塑胶和美耐皿 少用为妙

林炎诚介绍,号码5号塑胶常用在地毯、垫子、绳子、绝缘物、装放热食品容器、防水产屋顶材料等等。装放食品容器底下的话会有标志,加州已开始回收号码5塑胶。6号塑胶又称保丽龙(PS),常用于咖啡杯、外卖便当盒。保丽龙没毒,但对环境保护不利。旧金山2007年便禁用保丽龙餐盒,至2011年加州已有50多个县市颁布了禁用规定。台湾台南市政府今年4月1日开始禁用保丽龙餐杯具。纽约市市长也有意禁用保丽龙餐盒。

而号码7号的塑胶含有双酚A。双酚A(Bisphenol A,简称BPA)是一种聚碳酸酯,因质地硬、耐热、耐撞,被广泛使用于各种塑胶制品中,包括饭盒、饮料瓶、奶瓶、罐头衬里,靠热感应的传真纸、标签、票券等、防弹材料、眼镜镜片、部分电子产品,甚至补牙材料可能都含有环境荷尔蒙双酚A。

但是,双酚A却有毒性。台湾林口长庚医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梁表示,在正常使用下含有双酚A的成品相当安定且安全,但一加热至高温,或用酸碱、酒精、微波处理或强力清洁剂等,就可能释出微量双酚A,随着食物或饮料进入人体。因为双酚A的结构与人体荷尔蒙类似,进入人体会干扰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生殖系统发育与情绪控制,对发育中儿童与胎儿特别容易造成危害,包括女性性早熟、男性精子减少、肥胖或代谢症候群、长期影响学习及记忆能力、促进癌细胞增生,特别是摄护腺癌及乳癌。对人体研究显示,双酚A与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等的发生也有关系。

所以,林炎诚认为,民众还是应该避免使用号码7塑胶产品为妙。台湾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在2009年将双酚A列为必须申报用量的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卫生署也公布奶瓶双酚A溶出限量为30ppb(10亿分之一浓度),或0.03微克/毫升。芝加哥市更进一步,已于2010年1月31日禁售含双酚A奶瓶。随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于2012年公布,双酚A不可用于制造婴儿奶瓶和鸭嘴杯。

林炎诚说,还有一种广泛被用来盛装食物的材质美耐皿(melamine)也值得一提。美耐皿餐具,又称“密胺”,因为便宜、耐高温耐火、漂亮、不易摔破等等,很受大众欢迎。虽号称可耐110度以上高温而不变形,但外表不变形却不代表绝对安全,而应避免以美耐皿容器盛装摄氏40度以上的热汤、热食,因为一到这个温度,其中的三聚氰胺成分会释放出来,温度越高释出量越高,长期暴露,可能提高罹患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风险,对人体有害,对儿童与孕妇的危害严重。美耐皿的主原料是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在2008年震惊全球的中国毒奶粉事件是祸首,导致多名婴儿死亡与30万名婴儿健康受损。

●以陶瓷、玻璃、不銹钢取代塑胶产品

林炎诚认为,塑胶产品已经遍及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完全不接触已经不太可能,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了解塑胶制品的弊端和危害,在思想中引起重视,从而留意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他反复强调,为避免人体摄入塑化剂等有害添加剂,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勤洗手”,建议用陶器、瓷器、玻璃或金属厨具来加热食品和装盛热食,以替代塑胶容器。但是不要用金属容器放在微波炉加热,使用微波炉加热,可用一片纸巾等放在容器上,避免鱼、肉四溅。

(责任编辑:索妮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