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愿受害者走出家庭暴力 《疼‧爱》伦敦首映

【大纪元2013年09月10日讯】导言:“家”,本该是遮风挡雨、人生最温暖的地方,心灵的栖息之地。一对年轻的小夫妻,从新婚燕尔的浓情蜜意到身心受伤受伤,破碎的心洒落一地。打骂、猜忌、冷言冷语、财政压力……在一个受尽伤害的妻子、一个幼小的孩子的感受中,又是多么冰冷与恐惧。时光倒转,曾几何时,这个家暴的丈夫,也曾是瑟缩在家中的一个角落,面对家暴恐惧发抖的孩子。深感绝望的妻子,悄悄打电话给一个朋友,她得到了帮助。

(大纪元记者曹莺飞英国报导)9月5日,反映家庭暴力悲剧、鼓励女性发声的记录短片《疼‧爱》(Behind the closed door) 在伦敦举行首映。该记录片由华人资料及咨询中心拍摄,获得伦敦威斯敏斯特议会地区基金项目的支持。

伊斯林顿(Islington)市议会主席Catherine West主持首映式;香港教育学院讲师伍凤嫦专程赶赴伦敦,向与会者介绍有关华人社会出现的家庭暴力情况;来自威斯敏斯特警察局的官员介绍了调查部门“社区安全小组”(CSU)可为家暴受害者提供的帮助;伦敦妇女帮助组织(Solace Women’s aid)的工作人员玛丽女士,特别强调英国政府保护家暴受害者不论其身份。

在9月5日的电影首映式上,嘉宾谈家暴问题。(摄影:曹莺飞/大纪元)


《疼‧爱》旨在帮助受害人勇敢求助

《疼‧爱》一片的导演Joe Chen在首映式上介绍,该片正式开机后,由于团队的良好的配合,拍摄进行得很顺利,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部优质的作品。饰演剧中男、女主角的李亦嘉和王丽雅分别只有20岁和19岁,都还是学生,出演家庭暴力这种题材,对他们而言并不容易,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却把角色诠释得自然到位,让她都觉得很意外。

饰演剧中女主角的王丽雅(左二)、导演Joe Chen(左三)与首映会结束后与嘉宾合影。(摄影:曹莺飞/大纪元)


根据英国内政部五个月前对家庭暴力所下的新定义, 不论性别或性倾向,现任或曾经的伴侣或家庭成人成员之间的任何威胁、暴力或虐待行为都属于家庭暴力。这些行为包括:心理虐待、身体虐待、性虐待、经济上的虐待、情感上的虐待等。

“家庭暴力”一直是一个受人关注而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往往由于现实之亲属关系与利益的约束而出现一定程度的隐蔽性。根据英国内政部的数据,去年英国遭受家暴的妇女有120万,其中40万遭受性虐待,7万被强奸。这些罪恶经常隐藏于门后,受害者在沉默中遭受痛苦。

对于身处异国他乡,有些不会说英语,有些有身份问题的华人来说,遭遇家暴,会处于更困难的情况,这部短片,旨在帮助受害人勇敢求助。

《疼‧爱》剧本来自真实案例

负责华人资料及咨询中心家暴案件咨询服务的Jaime Law,和邹颖春同时也是《疼‧爱》的制片人。该片的剧本,由她们在工作中接触到的真实案例改编。

华人资料及咨询中心(CIAC)成立于1982年,是专为居住在英国地区弱势及需要协助的华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及支援的英国慈善机构。

Jaime告诉记者,每年CIAC为家暴受害者提供帮助的个案都会有100多宗,还不包括打电话咨询的。Jaime说:“我们为受害者提供各种选择,看她们觉得哪种是最适合自己的,我们会告诉她,帮她分析,比如说根据她们的身份状态,可以得到什么帮助、不可以得到什么帮助。不会在突然逃离家庭的状态下,没人可以帮你。会给她们讲得很清楚,比如怎样申请政府房子、福利和金钱上的帮助,会帮她们添写表格,根本不需要担心。”

认识家暴 勇敢求助走出阴影

家庭暴力的原因比比皆是:较低水平的教育、家庭暴力的目击者和受害者、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药物或酒精滥用、赌博、怀疑不忠、跨国婚姻、薄弱的法律制裁体系,性或情感暴力的态度,接受暴力和性别不平等。

英国法律对施暴者的惩罚,一般情节严重者会受到刑事法庭起诉,根据犯罪行为的轻重来定罪。如情节较轻者,则是受到警局的警告,记入其犯罪记录档案。

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妇女来说,由于受到“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影响,加上环境语言文化的隔阂,对移民身份等问题的担忧,使很多人更难于向社会寻求帮助,独自身心煎熬,甚至处于危险处境。

伦敦妇女帮助组织“Solace Women’s aid”的工作人员玛丽表示,无论是否有合法身份,英国政府对家暴受害者都会给以帮助和保护。

社会家庭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如果家暴受害者不想向警方报告,这些社会工作者也会帮助她们做心灵的疏导和帮助。

针对很多实施家暴者,是因为生长环境导致的恶性循环,玛丽建议社会应该提供恰当的教育方式,帮助这些人认识家暴危害,走出既定心理阴影的模式。

藉由《疼‧爱》这部短片,华人资料及咨询中心的工作者和所有参与、支持这部影片拍摄的人,希望家暴受害者放下心理包袱,尽早求助,也希望家暴问题能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疼‧爱》Youtube链接:http://youtu.be/IvbXGyNk6LY

Facebook链接:https://www.facebook.com/ChineseInformationandAdviceCentre )

华人资料及咨询中心(CIAC)

低层楼,伦敦唐人街市场,

71-73查林十字道,

伦敦, WC2H 0NE

电话:08453 131 868

传真:020 7734 1039

电子邮件:info@ciac.co.uk

提供英语,普通话, 广东话,客家话,上海话,马来话及福建话的服务

服务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上午10点至下午 6点 (星期六日及银行假日不开放)

华人女性家暴求助热线:078 2551 9322

(24小时求助热线,提供普通话、粤语、英语

伍凤嫦:家庭暴力在中国的今昔

香港教育学院讲师伍凤嫦,在《疼‧爱》的首映会上,以《家庭暴力——在中国的今昔》为题发表演讲,阐述了家暴在两岸三地的基本状况;并对华人受害者通常会有的心理特点作了介绍。

家庭暴力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普遍现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多国范围的研究发现,15岁-49岁的妇女有15-71%在生活过程中遭到亲密伴侣的身体和/或性暴力。

• 在大陆,家暴是一个被广泛忽视的问题,相关数字难以取得,最近《中国日报》的一份报导中说,根据对2,000多名中国人的采访结果,一半男性受访者承认曾对他们的妻子或女朋友有过身体或性虐待的行为。

• 在台湾,根据内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员会(DSPC)的数据,2012年比2011年家庭暴力案件增长了10,000。统计数据显示,80%的肇事者是男性。

• 在香港,根据非政府组织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报告,配偶间的家庭虐待案件上升。2011年,有3,174虐待配偶个案,这意味着平均每天9例发生。身体虐待占所有虐待配偶个案的87.8%,

家庭暴力案件数量增加的迹象表明,家庭暴力仍然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这些数据也可能反映了更多的受害者愿意出面寻求帮助。

“家丑不可外扬”观念障碍

对于华人来说,一直以来,“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阻碍很多华人妇女把家暴问题说出口,以寻求帮助。不久前引起公众关注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家暴案,也反映出这个问题。当李阳的前妻Kim把她被打伤的照片放到网上,把家暴问题公开,走在街上都会受到一些男人的咒骂,警方也不鼓励她诉诸法庭。显示出家暴受害者所面临的可怕处境。

除此之外,对经济和孩子问题的担忧,也是阻碍受害者采取行动的一个原因,伍凤嫦举了在实地考察中碰到的一个典型案例。这是一个农村家庭,一个妻子因太过劳累,拒绝丈夫的性要求,遭到丈夫又踢又打,把她推到窗口,她撞在窗口昏了过去。即使这样,她也拒绝离婚,或举报他,因为担心孩子的抚养问题,怕孩子没有房子住,没钱交学费。她说:“我不得不牺牲自己,为了孩子,我不能一走了之。”

伦敦警方 (CSU) 可对家暴受害者提供帮助

来自威斯敏斯特警察局的官员Louise Caveen,在首映会上介绍了伦敦警察局家暴调查部门社区安全小组 (Community Safety Unit),可为家暴受害者提供的帮助。

CSU成立于1998年,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组成,调查有关家庭暴力和由于种族、宗教、性取向或残疾等原因而被攻击的刑事犯罪。每一个伦敦自治市拥有一支受过训练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如果受害人与CSU联络希望得到帮助,CSU会根据情况和受害者的意愿,向他们提供可以倾听他们谈话、向他们提供心理辅导或建议的组织;或者帮助他们调查,协助他们获得保护,直至把肇事者送上法庭。会有一位工作人员自始至终负责一个案例。

CSU的工作人员可以便衣上门到受害者家庭了解情况,或者受害者可以打电话到警察局,或派朋友、亲属或律师代拟与CSU联络。

CSU也可以提供多语种翻译服务。更详细情况可参阅网站:http://www.met.police.uk/csu

警方求助热线

警方非紧急电话(Non-emergency): 101

警方紧急电话(Emergency):999

非紧急网上求助:https://online.met.police.uk/

威斯敏斯特受害者支援热线(Westminster Victim Support ):020 7828 4142

全国家暴热线(National Domestic Violence Helpline):0808 2000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