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

大学生常见5陋习 如何改善?

编译/温静

与高中的学习环境不同,大学生不仅要学会自主学习,还要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强度,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以下指出大学生在学习中,常见的5大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问题1:偶尔跷跷课,很严重吗?

很多大学生认为,一学期即使错过6堂、8堂,甚至10堂课,也可以学好该门课程。但是,你有想过吗?一学期下来,学分或许拿到了,但你损失了多少?

换个角度想:大学生该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如果说,每堂课内容涵盖了3%的专业知识,所需费用即是所有学费的1/350,以每学期3万5千元的学费来说,每堂课的费用便是100元。跷课损失的,除了金钱外,还有多少专业知识呢?

问题2:选课过多,尬得过来吗?

有些学生,在学校允许范围内,选择了多门课程(一学期5~7门课),并视之为一件骄傲的事,他们甚至还同时选修双学位或专业课以外课程。这样满堂的情况下,学习效果如何呢?

换个角度想: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应该选修标准课程的数量,集中精力学好这几门课。除非所学的两个专业紧密相连,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的学习成效,否则,学期末的成绩考核,将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问题3:拒当宅宅,非社交不可?

很多大学生把一天大多数时间花费在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和影片分享网站(YouTube)上。然而却抱怨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无法集中注意力在为他们精心设计的学习内容上。究竟,是时间不够,还是时间分配不OK?

换个角度想:要戒除网路成瘾症,建议大学生每天给自己设定一段“无媒体”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对于学习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问题4:就是爱拖,考前抱佛脚?

“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考前不读书。”令人困扰的拖延症,总是不自觉地就发作,非得等到最后期限,才拿起书本猛K。看看考前的图书馆便知一二,“挑灯夜战”是每个大学生必经之痛啊!

换个角度想:如果想在大学时期取得理想的成绩,就要认真规划学习任务,并合理安排时间。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督促的情况下,自己安排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问题5:老师如鬼魅,非必要不见?

很多学生有这样的想法:认为老师不愿见他们,或认为老师只愿意在学生有困难时才愿意见他们。有的学生却视老师如鬼魅,生怕见到老师。这些都使得学生有问题不去问老师,最终科目被当的原因之一。

换个角度想:主动出击其实没有这么困难,有问题找老师,往往那些被当科目的问题,只需在见老师的几分钟里,便可迎刃而解。要知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是研究员,还是很希望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才当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