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 德国政府的“最爱”

人气 40

【大纪元2014年04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文婧德国报导)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兴能源干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代替煤炭等旧能源的好选择,但是走向新能源的路却不是一马平川。3年前德国开足马力走上“能源转型”之路,这一抉择到底给德国带来了什么?今后日耳曼人还面临什么挑战?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3年的历程,展望德国新能源的未来。

“能源转型”的诞生

欧债危机中,德国依靠强劲的出口一枝独秀。“德国制造”的强项在于汽车、机械等产业,经济愈发展,能源短缺就愈成为这个自然资源缺乏的国家的心病。

煤炭发电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资源日渐衰竭,未来能源不能靠它;核能干净,但2011年日本福岛事故震惊世界,让德国人下决心,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德意志特色的“能源转型”(Energiewende)就此诞生。

多年以来,德国能源转型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目的是要尽快减少和摆脱石油、煤等传统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2000年-2007年,政府大力支持,行业迅猛发展。2009年之后德国政府削减补贴,行业立刻产生剧烈反应并出现萎缩。这种政府补贴行为违反了欧盟不正当竞争法,老是这样下去,政府也没有这个财力,于是提高电价成为必然选择。2009年,德国政府修订《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德国企业和家庭需缴纳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费。换句话说,居民除了支付基础的电价,还需要支付各种税款、附加费、服务费。过去几年里,德国家庭电费平均上涨了1/4,高出欧盟平均水平40%~50%。企业和老百姓对此怨声载道,德国持续多年的发展可再生能源政策已经难以为继。

摒弃核能 独推可再生能源

在过去20多年里,德国政府的几项政策让可再生能源事业在德国生根发芽。

1991年初,德国颁布了第一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电力入网法》(Stromeinspeisungsgesetz),规定电网经营者不得用各种理由拒绝购买利用风力和生物质能等发的电,这极大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电产业的发展。

2000年初,德国政府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对所有生产风电、太阳能电等的企业20年价格担保以及优先并入电网权。这项法案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转向可再生能源产业。2000年到2007年间行业迅猛发展。2009年之后德国政府削减补贴,行业立刻萎缩。2010年时,德国电力中50%来自煤炭发电,20%来自核电,只有16%来自可再生能源。

最大的转变于2011年毫无征兆地来临了。3月,日本福岛因地震而引发核事故,震惊世界,也为德国敲响了警钟。两个月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做出了一个历史性决定―2022年前关闭境内所有17座核电站,并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高到35%左右。

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

2012年,也就是默克尔宣布去核化的第二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就已超过核能,成为煤炭之外的第2大电力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德国总电量比例从2010年的16.4%升至22.1%,核能发电量占比则从22.4%降至 16.1%。

201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比例继续上升,达到25%,其中风能8.4%,太阳能占5.3%。

2012年,德国风电装机容量约为3万兆瓦,位居世界第3。与此同时,阳光并不十分充足的德国却在太阳能发电方面发展快速,越来越多的屋顶及工业区被安装上了太阳能设备。德国最大的联邦州――南部的巴伐利亚面积只有美国的0.7%,但太阳能发电量却超过整个美国。

从下面的4组数据中可以看到德国清洁能源转型的速度:

1) 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由2000年的不足7%上升至近25%。

2) 2004年以来,德国清洁能源行业的投资增长了122%。

3) 自1990年以来,德国温室气体排放已降低25.5%,超出了《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到2012年降低21%的承诺。

4) 在能源转型计划下,德国的目标是到205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重增加至80%,并将能源消耗减少50%。同时,计划到2020年和2050年分别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0%和80-95%。

风光背后的风险

“能源转型”3年来的数据无疑是亮丽的,德国不仅成为全球节能和绿色科技的领导者,而且这项计划还给德国带来了巨大商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然而风光的背后蕴藏着风险。

最大的问题是电价上涨,激怒了消费者,这都是政府可再生能源补贴过度惹的祸,造成了可再生能源的过度繁荣。这种能源成本比传统能源高,政府财力有限,德国企业和家庭都需买单,缴纳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费。换句话说,居民除了支付基础的电价,还需要支付各种税款、附加费、服务费。

过去3年,德国家庭电费平均上涨了1/4,高出欧盟平均水平40%-50%。随着日后更多可再生能源投入,电费仍将上涨。德国民众环保意识出了名的浓厚,但是在自身利益不断受到损失之下,其底线究竟在何处,目前还不得而知。

可再生能源天生的软肋-不稳定性也让德国人头痛。风时大时小,阳光夏天充足冬天少,阴天和晴天差别也很大,大容量的存储设备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所以德国仍然需要传统的煤炭天然气发电备用。

这就出现了一个尴尬的现象,阳光灿烂时,大批煤炭天然气发电厂停工,每年总发电量少了,但运营成本并未减少,天然气电厂这样的运营成本高的企业只得关门,而运营成本低廉的火电厂才可勉强生存;阴天日子里,德国要依赖褐煤发电,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增无减。

2013年褐煤发电量创下199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高达1620亿千瓦时。硬煤发电量也增加80亿至1240亿千瓦时,而二氧化碳排放相对较少的天然气发电减少100亿至660亿千瓦时。

路在何方?

2013年11月新组成的大联合政府强调,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道路不会改变,问题是如何发展。

新政府将能源政策从环保部剥离,划入经济部,经济部正式更名为“经济和能源部”,舆论认为,这一调整释放出明确的信号,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将从单纯考虑环境保护变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兼顾。

德国政府表示将修订2000年制定的《可再生能源法》,结束无条件补贴全额并网的“计划经济”时代,可再生能源电力今后也将与传统电力一样,在市场上进行交易,通过市场竞争调整新能源补贴方式,以限制电价继续上涨。

虽然新政府提出了平衡能源政策目标的3个支柱——生态环境承受力、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可支付能力,但如何应对能源转型过快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政府并未拿出更好的办法。默克尔连任总理后多次表示,完成能源转型是新一届政府最紧迫的任务,在她看来,未来国内就业和经济环境都和能源转型的成败息息相关。

了解德国社会的最佳途径——大纪元欧洲生活网:
www.dajiyuan.eu

(责任编辑:吴茵)

相关新闻
新电税 英3年内电价贵德近倍
德环保人士获梅花卡  想选里长
废核涨电价 梅克尔面临挑战
默克尔挑战 欧元德债与能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