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类

望江楼对联漫谈

试对“望江楼,望江流……”一联  作者:云松


成都望江楼公园崇丽阁题有一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 江流千古”。此为千古名联,看似平淡,但难得佳对。此联情景相融,动静结合,要求下联不但要格律工整,联意相合,相得益彰,而且词性也得相合。上联中“望”、“流”为动词,“千”为数量词,这更增加了下联的难度。

历史上虽有下联,不是绝对,但境界和上联都差得太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比如现存的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虽还工整,但有三大不足。第一江流既是名词,但也有动词的属性,是属于动词和名词相结 合的词组,而月影就是名词了,没有动词的属性,此一不足;第二千古和万年词义相同,典型的合掌对,为词家大忌;第三下联的境界和气势和上联差的太远,根本就不般配。除此对外,可能还有其他下联,那就是更等而下之了。

巴蜀是我故乡,成都我非常熟悉,望江楼也去过,此联我见过,有关的典故也谙熟于胸,但未曾一对。

莫其生先生引来了此联的话题,万古缘等诸友也踊跃一试,勾起了我的诸多记忆和兴致。余虽不才,欣逢盛会,偶得一联,放胆一对,为诗坛添一佳话,哂方家一笑。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听雨阁,听雨落,听雨阁中听雨落。雨阁九霄,雨落九霄。

注:听为平声。望江楼和听雨阁都是欣赏风景的建筑;望江水和听雨落都是很风雅的事情,而且江流和雨落都是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现象。雨阁九霄是指建筑很高,我的想像是在峨眉山上。雨落九霄在气势上也绝不输于江流千古。

如果把崇丽阁更名为听雨阁,再配以此联,真是太贴切不过了。

有幸从《大纪元网》上读到云松先生上面的文章,感到非常享受。仔细品味云松先生的对句,根据本人有限的见闻,认为这实在是迄今为止极其罕见的好对句!

因为兴奋得夜不能寐,本人几次披衣而起,击键而文。经过反复思考,漫谈如下意见。

1、 本人完全赞同云松先生的说法:

A望江楼和听雨阁都是欣赏风景的建筑;望江水和听雨落都是很风雅的事情,而且江流和雨落都是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现象。B雨落九霄在气势上也绝不输于江流千古。

2、 本人只有一半赞同云松先生关于“听为平声”的说法,因为“听”在古代为仄声,平声只是现代的读音。

3、本人不赞同云松先生的说法:如果把崇丽阁更名为听雨阁,再配以此联,真是太贴切不过了。因为如果真的把崇丽阁更名为听雨阁的话,当配以此联时,联语中的“雨阁九霄”就不“贴切”该阁有限的高度了。

也许将崇丽阁更名以适应对句的说法可能只是云松先生的一种幽默,因为古往今来的景观对联,并不一定要上下联同时存在于同一有限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想像”穿越空间的局限,正如云松先生所说“雨阁九霄是指建筑很高,我的想像是在峨眉山上。”

本人认为云松先生的对句实在是迄今为止极其罕见的好对句,就是基于这种突破空间的想像。

下面本人再谈谈对联的文字和意境。从文字来看,云松先生的对句的确很不错了。但从意境来看,那就不够了。上联中的“望”其实不单纯是眼睛看,通过“江流千古”四字,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精神思想:千古江流,宛如人类历史,后浪推前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下联的“听”却局限了人们的想像空间,虽然也有“雨落九霄”的不凡气势,但不能给人以较多的思想启迪。

如何完善望江楼的千古名联?云松先生的“更”字给人以启发,人们或许可以沿着这一思路解决难题。

一、将“月井”对句更改“万年”两字为“九州”,可以克服下联“合掌”的毛病。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九州,月影九州

从意境气势来看,下联由局限在崇丽阁旁边的井,联想升华到了九州全中国。九州大地有数不清的井,所有的井都能印出天上的月亮,也可以使人想起“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产生震撼人心的苍凉效果。但是该联仍旧意境不够,上联从楼上远眺江流,身心舒展、视野开阔,人数可以众多;下联从地面俯观井月,身弯心紧,视野狭小,人数只能三五为限。那么月井联仍旧只能淘汰。

二、将“崇丽阁”更名为“崇佛阁”,试对下联。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崇佛阁,崇佛乐,崇佛阁中崇佛乐,佛阁十方,佛乐十方

注:崇:动词,内心活动,崇敬、信仰之意。乐:即是动词又是名称,快乐之意。佛家注重人们从内心深处到表面的快乐,例如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就是典型的佛乐。人们应该效仿弥勒佛,永葆快乐之心。佛阁十方:佛家说天下为十方,天下处处有佛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