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全球慷慨指数排名 中国缘何倒数第二

人气 584
标签: ,

【大纪元2015年11月22日讯】最近,由慈善援助基金会发布的“2015年全球慷慨指数排名”的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45个国家中,中国排名倒数第二(第144位),也就是说,中国人差不多成了“最不慷慨”的代名词。与去年本就不靠前的“排名第128位”相比,今年似乎又降了一个档次。

当我们对这样的结果心生犹疑之时,却无法回避中国的被采访民众在对提问所做的回答中所呈现出的一份真实。在接受调查的中国人中,仅有23%表示“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帮助了一个陌生人”;仅有8%的人表示“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有过慈善捐款行为”;仅有4%的人表示“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做过志愿者”。与去年相比,这三项指标各有所下降。而与世界各国人们捐钱的意愿较之以往更为强烈的全球捐赠趋势相比,中国人也似乎显得不随大流、跟不上趟。

从“23%、8%、4%”这几个寒碜的数字中,我们或许会不知不觉的发现,中国人如今表现出的极不慷慨其实是“事出有因”的。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向陌生人施以援手只是举手之劳,因此如果有人表现出对举手之劳都不愿施予,就会习惯性的被投来鄙视、谴责的目光。然而,在当下中国,频频发生的老人摔倒被扶、反而诬陷施以援手的人、并以此来敲诈的奇葩事件却让人不得不打破常规思维,转而在求助者、而非施助者身上找寻根本原因。

当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倒在路边、一脸无助的可怜人原来是别有用心的骗子,不妨试想一下又有谁会再去心甘情愿的当一回“东郭先生”呢?常听人说,“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导演”,无论这样的结论是否存在瑕疵,我们都可借用来形容此番好人被冤的场景。我们或也可说,有什么样的求助者,就有什么样的施助者。如果说在人们的头脑中会逐渐将“做好事”与“受骗”形成条件反射式的关联,那么,致使这个社会好人越来越少的直接动因,便可指向那些假装弱者、利用他人的同情来行骗的险恶之人。

然而,问题的关键却在于,这里摔倒在地的老人是否真是如此歹毒之人?仔细想想,对于那些行动迟缓、甚至身体羸弱的老人来说,即便是假装摔倒,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这里的求助者某种程度上并不排除那些真的需要人来施以援手的弱者。于是,我们似乎更应该跳出“扶不扶”的框框,自问一声,为何中国的老人要沦落到靠假摔来讹钱的地步?出入都有公车接送的领导干部自然是不可能这样做的,医院看病优先、床位优先的退休老干部自然也无需沦落街头,那么走投入路,非得铤而走险、靠行骗来寻求活路的老人又是怎样一个被逼入绝境的群体呢?

显然,在养老体系几近坍塌的社会中,除了有幸被纳入养老保险范畴之内的老人外,大多数老人都处在一种被社会遗弃的厄境之中。倘若家里的子女也丧失了尽孝的能力,比如失业,那么老人的生活则会显得更加难以维系。然而,就在此时,官方部门却仍旧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冷漠姿态,甚至通过发号施令来警告民众“我们也不敢随便让你扶”,把自身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就完全像是铁了心、要将老人推向无路可走的绝境了。

如此,中国人不幸恰逢碰瓷的老人,到底该赖谁?中国人因此而再也不当向老人施以援手的好人,折射出的究竟是谁的冷漠?一个能让好人不好、让弱者行骗的国家,又到底在践行着怎样的治国方略?同理,我也可推断出,不愿意捐钱的,大抵也是因为骗钱的现象太多所致。而没能参与过一次志愿活动的,也只能说明一向喜欢粉饰太平的政治集团根本不会将一个到处都是老、弱、病、残的国度如实呈现。如官方所认为的那样,没有需要帮助的人,你瞎志愿什么?一个连NGO都容不下的社会,还需要什么志愿者?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根本不是中国人不慷慨,而是毫无自由可言的中国人根本没有表现慷慨的舞台。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巴比带来“天下博爱”中国富豪冷漠回应
胡星斗:在中国做慈善几乎等同于犯罪
【热点互动】中国富豪爱不爱慈善捐款?(1)
【热点互动】中国富豪爱不爱慈善捐款?(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