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万象

英媒观察: 中国农民工奇迹消退

【大纪元2015年05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穆清综合报导)5月5日,《金融时报》头版头条关注中国“农民工奇迹的终结”。这是该报有关中国农民工话题系列报导的第一篇。

文章说,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供应枯竭,以及同时出现的人口老化,两股力量联手结束了过去30多年由民工潮推动的经济高增长奇观。

报导引述多名重要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到了 “刘易斯拐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已经完成,产业不再能依靠供大于求的农村劳动力来保持工资不涨。

文章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的兴起、壮大和消退,以及这一现象在中国经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的冲击。

从1978年至今,中国共有2.78亿农村劳动力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工作,但许多人仍是农村户籍。

劳动力萎缩使生产力面临挑战

英国《金融时报》在5月6日的社评中分析,中国劳动力萎缩带来的挑战,并分析中国长远的经济任务是如何提高生产力。

文章说,1980年,中国人口接近10亿,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而中国当时的钢产量只有美国的大约三分之一。但是,35年后的今天,中国6个星期的钢产量就已超过美国一年的产量。

不过,中国目前仍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劳动力数字却呈下降趋势,而且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劳动力短缺、工资增长比生产力快,而且来自农村的民工也急剧减少。

文章表示,中国除了应对人口结构的转变之外,也要减少对投资的过分依赖,并建议把投资从基建设施转向提高生产力的机械设备是其中可以考虑的一个做法。

2.74亿农民工进入新常态 制造业招工趋难

近日,中国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下称《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农民工共有近2.74亿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同比增长仅为1.9%,不到2010年增速的36%。当年,外出、本地农民工人数同比增长1.3%、2.8%,都低于上年的同比增速。

中国新年后,部分地区“用工荒”的情况已再度被媒体关注。中国人社部副部长杨志明表示,就业、招工“两难”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常态,而“两难”是市场需求结果,普工“招工难”反映农民工“正在从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可以说不再是取之不尽的蓄水池”。

多位工厂、施工队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农民工招工开始变难。广东东莞某台资工厂负责人这样形容招聘的情形,“以前人才市场很挤的,现在都是‘小猫三两只’”。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戴建中认为,珠三角地区近年来招工困难,还与企业向中西部迁移有关。比如,湖南、四川此前是农民工的流出地,但是由于企业内迁,很多湘、川两地的工人都选择就近就业,不一定外出打工了,因此部分地方显现出“用工荒”的现象。

报导说,实际上,不仅是农民工供给的增速逐渐下滑,整体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量也在持续下降,中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截至2014年末,中国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1,583万人,同比减少了371万人,这已经是中国劳动力人口持续第三年绝对量减少。

责任编辑:李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