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拔牙救苦的 “胡须番”马偕

人气: 311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5年09月10日讯】(新纪元记者赵芷菱台湾报导)马偕是加拿大长老教会派至海外的首位宣教师,他以“拔牙宣教”,在台共设立教会60余所、开办北台湾第一间西式医院、北台湾第一所西式学校。他倡导公共卫生、致力保存原住民文物,对台湾教育、保健及文化生活等贡献卓著,是台湾家喻户晓的人物。

马偕牧师,是加拿大长老教会派至海外的第一位宣教师,是台湾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是马偕医学院的名字来源。“樟脑纷争”后,1872年马偕被派遣来台,他勤学台语,自修汉文,虽非医生,但以拔牙为媒介,开启了与台湾人民间的接触。后娶台湾女子为妻,募款开办偕医馆(马偕医院前身),是台湾北部第一间西式医院。

募款开办偕医馆(马偕医院前身),是台湾北部第一间西式医院。(资料图片)

马雅各、兰大卫、马偕3位是19世纪末台湾最重要的早期教会医师,有“南新楼,中彰基,北马偕”的佳话,为日本据台后30年间,台湾近代医学史的关键时期。时至今日,与他们相关的3所医院,仍在为台湾患者服务。

“拔牙宣教”治疟疾

马偕初到台湾时,医学不发达,居民常为牙痛所苦。他当时从国外带来西药,可帮助一些临时有小症状之人,不过因他是外国人,常在他做医疗服务时,会有士兵监视。有次10几个士兵在监视他时,有个士兵喊牙痛,马偕就主动帮他拔牙,此后开启他“拔牙宣教”之路。

据他自己统计,来台30年间,他拔了2万1000颗牙以上。尤其到乡下传道时,常常先唱几首诗歌,然后替人拔牙,继而讲道。1个小时之内,通常可拔掉100颗牙。透过成功而快速的拔牙,许多人卸除心房,或不再激烈反对,对其传教颇有助益。

还有,当时卫生条件低劣,疟疾盛行,很多人因得此病而亡。马偕研究发现系与居住环境有关,一般民众住家周围杂草丛生,秽水宣泄,孳生蚊蝇,环境卫生极劣。于是他倡导公共卫生,鼓励民众除草、畅通沟渠,以减少病媒蚊孳生。并免费发给疟疾患者特效药,他说“患者得愈,就是我的医学文凭。”

立志宣教 落脚淡水

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年) 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名叫偕叡理。因留着大胡子被淡水居民称作“胡须番”,学生叫他老夫子,后来大家皆称他为“马偕博士”或“偕牧师”。

马偕的父母原为苏格兰佃农,后举家移民加拿大。10岁时,因听到宾威廉牧师的一席演讲,埋下日后到中国传教的种子。小学毕业后,进入师范学院,后在小学任教5、6年,时年仅15岁;之后相继在多伦多大学、Knox学院、及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就读,26岁毕业后返乡受派在教会传道,并提出申请自愿成为海外宣教士,后先至苏格兰爱丁堡大学进修神学,并指定中国为其服务之地区。

1871年马偕27岁,如愿启程前往中国宣教。搭船经日本横滨、香港,抵广东、汕头及厦门考察,再搭船前往台湾,在打狗(今高雄)登陆。当时打狗旗后医馆有兰大卫医生主持。台南二老口街的医馆则由德马太医生负责(马雅各医生已返英)。马偕日记载:“门逊医生(Dr. Manson)接我上岸,他待人慷慨又亲切”,此系指兰大卫医生。

1872年元旦,他从打狗前往屏东访问李庥牧师,并习得了许多台湾的相关知识,还学会台湾方言的“八声”及一些单字。

因南台湾已有传教士,于是李庥牧师陪同马偕于3月7日,启程前往北部的沪尾(淡水)。9日,船开入淡水河口,马偕触目所及有感而发,在其日记中写道:“这好像有无形的绳,引我到这‘美丽之岛去’。我心灵非常满足,安宁且清静,心里有一声音说:‘此地就是了’(This is the land),同行的李庥牧师也对我说:‘马偕,这是你的教区。’”

马偕初到淡水,没有通译的帮助,独自展开布道工作。4天后租到一间房屋(现为马偕街24号)原为清朝军官的马厩,每月房租15元。此房建于斜坡上,环境肮脏简陋,每逢下雨,雨水会冲入屋内,再流入下面河里,泥泞不堪,本不适人居,但马偕将其整理成寓所。

“偕医馆”诞生 名噪一时

房屋租妥后,马偕首要工作,便是精通台语,他先跟仆人学习,模仿他的声音,他大声朗诵勤学台语,但仆人却被他吵得禁受不住而辞职;于是马偕转而向牧童学习,他白天和牧童们游玩练习对话,晚间则研究汉字及中国的宗教。

5个月后马偕即可使用台语做第一次讲道。虽然讲道甚短,但听众踊跃,有人嘲笑他,也有人恭听。一天有位青年找他辩论,他们辩论了数次,后来那位年轻人竟成为马偕的首位信徒及设立的牧师(此人即严清华)。

多年后,牧童们成年时,仍与马偕十分友好,且常回忆当年情景。他们中有好几位成为基督徒,其中一人做了传道师。

后来马偕又另外租屋,邀请5位外籍医生免费为民众看病。1877年一位美国信徒马偕船长(与他同名)之夫人为了纪念逝世的先生,捐了2500元美金作为医馆的建造经费,为纪念马偕船长,因此将建好的医馆命名为“偕医馆”(马偕医院前身),当时偕医馆不仅有看病的诊间、药房、还有住院的病床,可说是北部最早有规模的医院。后来林格医师解剖一葡萄牙水手,在其肺部发现了肺蛭虫,因是全球首例,使偕医馆名噪一时。

淡水虽然是北部最初设立的教会,但第一所教堂并非在淡水,是淡水河对岸的五股坑。1872年某周日有一寡妇陈塔嫂到淡水听到马偕讲道,深受感动。次周日,她又带几位女伴同来,且与日俱增,最后竟乘满一小船来淡水听道。

后来她们热心的建议马偕也到她们村里传道,于是马偕带一些门徒访问五股坑。许多村民都出来迎接,并带到村长陈博家。马偕住在该村传道数月后,陈村长捐出自己房屋对面的一块地来盖教堂。于是1873年北部第一所礼拜堂落成,马偕任命严清华为该教会之传教师。而他的第一位女信徒陈塔嫂,自然成为最重要之助手。

娶台女助宣教 回国轰动

马偕来台的第6年1878年(34岁),由陈塔嫂牵线将自己18岁的孙女张葱许配给马偕为妻。马偕将她改名为张聪明,婚后马偕夫人扮演了中介角色,成功拓展了对台湾妇女的宣教事业。

马偕来台的第6年与台湾女子张聪明结婚,两人育有二女一男。(资料图片)

张聪明,幼时给人做养女。陈塔嫂非常疼爱自己的孙女,也特别关怀马偕的生活,于是将孙女赎回,要许配给马偕;马偕一时很惊讶,经过考虑后答应。马偕与台湾人结婚的消息,给了北部各教会很大的鼓舞与信心。

原来马偕不打算做的有3件事,就是坐轿、结婚与回国休假,但因现实环境影响,都让他身不由己。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有地方领袖曾扬言:“有3大姓,就无耶稣教;有耶稣教,就无3大姓。”但在1893年马偕要回加拿大时,却以极大排场来欢送马偕,有乐队领阵,接着是地方领袖、城主、文武官,然后是3把大红伞,上面签满名字;马偕坐的轿子后面紧接26顶轿子、300名步兵,场面浩荡地绕城后,送马偕回淡水。而曾经拆过马偕所盖教堂的秀才吴廷芳,后来竟成为马偕的学生。

1880年马偕来台已8年,这期间可说是拓荒期,他深入原住民聚落,翻山越岭至宜兰、花莲传教。此时,加拿大母会执意要他回国休假,并巡回众教会做工作报告。由于是首位宣教师,还带着来自福尔摩沙的“夫人”回乡,不仅造成轰动,也受到热烈欢迎。

在加拿大述职这1年多时间,马偕在加拿大及美国各地演讲、聚会,所到之处,都挤满热情听众,并募得许多捐献,此有助于他在台湾的医疗和教育方面的发展。他并得加拿大皇后学院赠与荣誉神学博士学位。当马偕在安大略省演讲时,有位高中青年大受激励,决心将来当宣教师,如同当年的马偕一样,他即马偕的接班人吴威廉牧师。

马偕夫人也一同前往各地教会,并对妇女们演讲(由马偕翻译),由于她是第一位来访的台湾女性,引起许多的好奇与关心。她从一个不识字、给人做养女的乡下丫头,到成为跨洋施展风采的成功女性,皆因与马偕的姻缘而造就其不凡的一生。

1882年7月26日,“Oxford College”(牛津学堂)落成,它的正式汉文名称是“理学堂大书院”。(资料图片)

随后1882年“偕医馆”落成;北台湾第一所西式学校“牛津学堂”也竣工开学;1884年又开设“女学堂”,首开台湾女子教育风气之先。而新教会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设立,在宜兰兰阳地区进展更是惊人,马偕带着学生进入危险的平埔族各番社,半年后得信徒500名,建立11所教会(1888年增至18所)。

从“番仔”到“偕牧师”

1884年中法战争开打,法军炮轰淡水攻占基隆,教堂遭暴徒迫害,教会信徒被诬陷通洋叛国,不少教堂被拆毁,数十名信徒被杀害。但偕医馆负起救护工作,战后获得刘铭传总督的赞扬,刘铭传并向教会道歉,立即提拨银两作为教会的重建基金。官府并命人敲锣公告:今后百姓不得叫马偕为“番仔”,须尊称“偕牧师”。

目前台湾神学院、真理大学、淡江中学,牛津学堂、偕医馆、马偕故居、马偕墓园等,都和马偕有着深厚渊源,并成为淡水的旅游景点。他还致力于保存原住民文物,对台湾教育、保健及文化生活等贡献卓著。

在农业方面,他引进萝卜、花椰菜、敏豆、甜菜等种子,增加农作物之生产;并引进水蜡树、变叶木、相思树等美化生活环境。

1900年因喉癌声音全沙哑,该年底前往香港治疗,1901年6月2日病逝于淡水寓所,享年57岁。马偕生前曾被泼粪、扔土石等,他仍克服种种艰难和险阻,坚持真理与爱心,如他自己的名言: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汉译为“宁愿烧尽,不愿銹坏”,成为西方历史学家对马偕一生的注解。24年后,张聪明逝世,享年65岁,一生为马偕之贤内助。

2女嫁台郎 独子承父志

马偕一生中只封了2名牧师,即严清华和陈荣辉。马偕和张聪明育有2女1男,1899年他的两个女儿同日嫁给台湾人,成为“台湾媳妇”,长女偕玛连嫁给陈清义牧师、次女偕以利嫁给柯维思(即柯玖)。陈清义是陈荣辉的长子。而柯维思和陈清义先前都受命担任马偕之秘书,为其分劳。

马偕独子偕叡廉(1882-1963年),人称“小马偕”或“马偕二世”。13岁以前都在淡水,也曾陪伴父亲到各地传教旅行。他曾推崇父亲是“天赋的演说家,中国话的流畅,与当地人无异。”

马偕逝世后,偕叡廉前往加拿大及美国等大学念书,1911年获硕士学位,同年他和牧师女儿萝丝仁利结婚,并承父志,来台从事教育宣教工作,且依他自己所提,被委派为台湾青年开办一所中学校。1914年淡水中学成立,他任首任校长。1963年病逝后,埋葬在淡水其双亲墓旁。◇

责任编辑:刘菁

本文转自444期【新纪元周刊】“焦点新闻”栏目
想提前看到新纪元更多精彩文章吗?请访问新纪元周刊网站:
http://mag.epochtimes.co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