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新竹水道取水口 古迹修复发现驳坎遗迹

【大纪元2015年09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宝云台湾新竹报导)“新竹水道-取水口”古迹修复工程开挖后发现日治时期驳坎遗迹,埋藏在荒烟蔓草土堆中的古迹终于重见天日,新竹市长林智坚24日赴现场视察并指示施工厂商,全力保存市定古迹新竹水道-取水口的完整样貌,未来将作为水资源博物馆。

新竹市水道建设早在日治时期大正初年(1914年)开始规划,并在昭和4年1929年)完工通水,见证新竹市迈入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历程。新竹水道-取水口于民国100年列为市定古迹,修复工程于104年1月7日开工希望能在明年5月底之前完工。林智坚表示古迹修复完成后将做为水资源博物馆,不仅发挥教育功能,也能透过户外教学让孩子了解新竹市水资源历史,认识新竹水道取水口唧筒室及唧筒井取水的运作过程。

古迹本体主要包括唧筒室及唧筒井。(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水道-取水口古迹本体主要包括唧筒室及唧筒井,唧筒室为外貌洗石子之钢筋混凝土及木构架屋顶建筑,具有西洋历史建筑样式,位于唧筒室背后的唧筒井则为钢筋混凝土圆筒型水井。唧筒室内仍保留部分柴油内燃机唧筒设施残迹,工务处表示虽已无法运作,将尽力整理补遗,尝试以旧观陈列,使这些深具历史意义的文物,得以展现于市民眼前。

新竹水道-取水口未来将作为水资源博物馆。(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水道包括取水口及水源地两大部分。取水口位于竹市东势街汽机车拖吊场旁,由6座集水井收集地下伏流水后汇集至唧筒井,再透过唧筒室内之高压马达,将唧筒井内之源水抽至十八尖山的水源地,进行净水程序。取水口(第一抽水站)约民国70年代废止。为因应新竹市人口快速增加及科学园区需水,隆恩圳的水量已明显不足以供应新竹市人民所需,因此兴建了第四抽水站(经国大桥下)及宝山水库,使得取水口(第一抽水站)逐渐退役。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