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批江泽民时期“大学扩招”遗祸

人气 8704

【大纪元2016年11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杨一帆综合报导)近日,北京大学博士杨中超发表文章称,高校扩招政策抬高了高等教育的受教成本,并未解决教育机会不公平等。江派要员陈至立曾长期掌控教育界,高校扩招是其遗祸之一。

据财新网11月22日报导,中国自1999年开启大学扩招。十余年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上升至2015年的40 %。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杨中超就此发表最新研究文章在《社会》期刊上。

杨中超研究发现,社会上层是教育扩招的最大受益者, 扩招后新增加的高等教育受教机会,主要是被社会上层而非社会下层获得。 扩招新增的教育机会,并未在不同家庭背景出身的学生之间实现均等分配。大学扩招对改善代际流动的效果不显着,教育机会的阶层差异依然存在。

同时,大学扩招后,家庭成为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主体;此外,大学生毕业后不再分配工作、需要自主择业,也抬高了高等教育的受教成本,降低了预期收益。

而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弱势阶层是否要接受高等教育的决策。外部的宏观环境变化,也增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

陈至立的高校扩招政策及其恶果

1998年被江泽民调任教育部长的陈至立,2003年升为统管全国及全军教育的国务委员,长期掌控教育界。陈至立任教育部部长后,按照江泽民的指示,下令“高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上述政策被指祸国殃民。陈也被指是江泽民的姘妇。

“高校扩招”使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猛增,远远超过社会的需要。家长们辛辛苦苦甚至负债供孩子读大学,孩子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债务无法还清,全家陷入绝望;“教育产业化”把教育界变成经营盈利的经济行业,学校以各种名目乱收费,学费直线上涨,教育界腐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据大陆财新网去年11月19日报导,上世纪90年代末,许多技术类学院纷纷升级为综合性大学。大学扩招后,综合性大学的数量由仅占7%上升至23.7%。当时,新建的本科和专科学校,大多发展成办学成本较低的应用性文科学校,但高端制造业急需的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仍未解决。

南方周末2006年4月6日题为《2006年大学生求职深度观察》一文称,近几年,中西部应届毕业生正以越来越庞大的规模涌向北京和东南沿海大城市,这与大学扩招直接相关。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但到了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长,逾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与413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3倍、近4倍。

当局持续清洗教育部 

近年来,习近平当局对教育部展开全面清洗、整顿。去年10月,中纪委巡视教育部后,教育系统官员频繁落马。

当局并持续推进教育改革,清理陈至立遗祸。

今年11月18日,李克强在全国妇儿工作会议上说,要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向中西部和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倾斜,继续扩大重点大学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规模,尽最大努力推动教育公平。

7月,习近平旧部陈宝生任教育部部长后,教育系统持续人事大调整。

6月,江泽民当政时期指令推出、被指“杀贫济富”的高校“211”和“985”工程被废除。

4月27日,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措施,其中一项是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份各重点支持建设一所高校。

4月15日,李克强在北大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表示,大学要重视一流学科建设,不一定都要建成综合性大学。学校不能都是一个模式,要办出特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李克强谈到高等院校改革称,要抓紧修改或废止不合时宜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不合理束缚。

2015年11月中旬,中共教育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陈至立“高校扩招”的决定被否定。

同年11月26日,大陆出台高校拨款项目大整并相关通知,遏制高校盲目扩招。

时政评论员夏小强表示,当局持续整顿教育界,以陈至立为首的一批江派官员可能将落马和受到处理,陈至立或面临清算。#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本科生被指不如技校生 江姘妇陈至立被延烧
校园暴力频发 李克强向教育部施压
大陆校园毒跑道屡禁不绝 陈至立被指要担责
习当局废除江泽民推出的211和985工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