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了就一定要吃药吗?

文:甄道 

人气 337

【大纪元2016年04月13日讯】 从古至今,不管此人是风华绝代、富可敌国或是倾国倾城,除了修炼得道的幸运者之外,所有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的问题。得病的滋味很不好受,因此,有了病,人们总是会想办法减轻或消除病痛。当今的人,身体不舒服了多是到医院求治,医院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出药物处方,之后,患者根据医嘱用药。因而,在一些人的思想里,有病与吃药已经形成了必然的因果关系,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见得,现代科学已经给人灌输了这样的理念,但并非就是正确的。如果有病了就必须吃药,那么医生罢工时,是否会有很多人因为没有医生开药而耽误病情?甚至导致死亡?实际情况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加拿大、以色列、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曾出现过大规模的医生罢工,据调查,只要医生罢工,当地的死亡率就降至平时的2050%。罢工时间越长,死亡率降低的越多。陈树祯在《顺势疗法》一书中写出了一些具体例子:

–1962年,加拿大萨斯卡省医生大罢工,死亡率下降了17%。

–1973年以色列全国医生罢工,为期长达一个月,根据耶路撒冷埋葬协会的统计指出,该月的全国死亡人数下降了50%

加拿大BC省的医生罢工3周,死亡率下降30%

加拿大曼尼巴涛巴省的医生罢工两周,死亡率下降20%

–1983年,以色列医生再度罢工,为期长达85天,按照斯莱特等人在英国的《柳叶刀医疗刊》中的统计指出:在医生罢工期间,以色列全国的死亡人数下降了50%

自古以来,人们就采用非药物方法祛病健身,尤其是在中国,古时医者讲,一针二灸三用药。意思是先用针治疗,这是传统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方法,将细针刺入人体穴位,方法得当,治疗疾病的效果就很好。古人用“效如桴鼓”来形容,就是说用针治疗的效果如同鼓槌打鼓一样,一敲就响。如果疗效不如预期,要用灸法。灸法又称艾灸,指点燃艾绒后,熏灼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如果效果仍然不明显,再考虑用药。受历代医家推崇的《黄帝内经》说:“用药如用兵,不得已而为之。药能治病,亦能致病。”这里说的药是指在自然界存在的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而不是当今人们广泛应用的化学药品,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对人体的损害更加危险。

在笔者读大学时,课本里写了一种抗菌素的发现过程,实验人员无意中发现了一种染料对培养基中的菌落有强烈抑制作用,于是人们将这种染料制成了抗菌素应用于人体。笔者本能地对这种所谓的发现有抵触,把染料做成药,对人健康肯定有不良影响的。其实何止是这一种“染料药”,那些名目繁多的化学药品,哪一样没有列出一系列的副作用,而这些副作用还是已经公开的、已知的,那些因各种原因被有意无意掩盖的、未被列出的副作用还有多少?副作用的出现,表明对机体的损害已经超过了一定的阈值。虽然一些化学药品对机体的损害程度低,但却是积累性的,副作用没有很快出现,但长期应用必会有严重不良影响。

制药业巨头不仅投资制药,更投资于市场宣传,还渗透到医学教育、学术研究、媒体等,以宣传有利于他们药品的理论。有些医学理论基点错误,有些理论被利益团体所操控,其目的是让人们依赖药品。

贵杰(Peter C. Gøtzsche)是位丹麦医师、医学研究者和北欧循证医学中心的领导者。他于2013年出版了《致命药品和有组织犯罪:大型制药企业如何腐蚀医疗保健》(Deadly Medicines and Organised Crime: How Big Pharma Has Corrupted Healthcare)一书。该书揭露了存在于医药产业和医疗系统的腐败内幕,出版后好评如潮,获得了2014年英国医学会(BMA)图书奖一等奖。去年底,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一位副教授在瑞典医学专业网络杂志上介绍了该书,一位医生在文章后的留言中表示,知道了这些医药黑幕,如何还能再直视患者的眼睛?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的专家曾表示,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全球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中国每年药物不良反应致死人数达50余万人。

瑞典于默奥大学医院的主任医师古斯塔夫松(Yngve Gustafson)不久前发文指出,药品是发达国家人口非正常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药物的不良反应每年给瑞典带来150亿克朗(约16亿欧元)的成本。

那么,人有病了,怎么办?其实,预防疾病远比治疗更重要,所谓“上工治未病”,人应该重视提升自身道德,使自身正气充实,起居遵循正确的养生原则,持之以恒,就能拥有健康。如果能有幸成为修炼者,得到健康的身体并不难。如果有人不愿修身养性,也不相信修炼,有病了,可以找声誉好的针灸师帮助调整。如果连针灸也不相信,有病了那就去医院看病吧。在北欧,去医院看病国家有补贴,自己花钱不多。医生让吃药你就去吃药,别耽误了。

相关新闻
北欧一周简讯(2016.02.05-11)
北欧神话:雷神丢失了雷神锤的故事
北欧一周简讯(2016.2.28-3.3)
这位北欧姑娘实现了童话般的浪漫人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