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史料

《天工开物》钢、铁淬火 成健钢健铁

炼钢一景(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编按】《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后有日、英、德、法、俄等译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并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特分节刊登,以飨读者。

锻造第十卷──锻铁

锻造铁器,是用炒过的“熟铁”为原料。先用铸铁作成砧,作为承受锤打的底座。有句俗话说:“万器以钳为祖”,并非无稽之谈。

刚出炉的熟铁,叫“毛铁”。锻打时损耗其十分之三,变成铁花、铁屑。

用过的废品还未銹烂的,叫“劳铁”(废铁),可用以改制成别的器物或原来的器物,再经锻造时只损失其十分之一。

炼铁炉中的燃料,煤炭占十分之七,木炭占十分之三。在山林无煤之地,锻工选择坚硬木条烧成“火墨”(坚炭,俗名叫“火矢”,燃烧时不会变为碎末堵塞通风),其火焰比煤更猛。即便用煤炭,也另有一种铁炭(碎煤),取其燃烧时火势向内、火焰不虚散的优点,与烧饭用的煤形状相同,而种类不同。

把要锻造的铁逐节粘合起来,在接口处涂上黄泥,再放在火中烧红后捶打,将泥滓打去,只将黄泥作为接合的媒介。铁器锤合之后,除非烧红再用斧砍,否则是永不会断的。熟铁、钢铁经烧红、锻打后,水火作用尚未调合,其质地不坚。乘出炉时将物料放入清水中淬火,名为健钢、健铁。这是说未“健”之前,作为钢和铁还存有软弱的性质。焊接铁的方法,西洋各国另有奇药。中国小焊用白铜②粉作焊药,大件的锻接则竭力挥锤而强行接合。但经年累月之后,接口终究不牢。因此大炮虽在西洋有锻成的,而中国还只靠铸造而成。

原文

《天工开物》锤锻第十卷──冶铁

天工开物。(公有领域)

凡冶铁成器,取已炒熟铁为之。先铸铁成砧,以为受锤之地。谚云:“万器以钳为祖。”非无稽之说也。

凡出炉熟铁,名曰毛铁。受锻之时,十耗其三为铁华、铁落。若已成废器未銹烂者,名曰劳铁,改造他器与本器,再经锤锻,十止耗去其一也。

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凡山林无煤之处,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俗名火矢,扬烧不闭穴火),其炎更烈于煤。即用煤炭,也别有铁炭一种,取其火性内攻、焰不虚腾者,与炊炭同形而分类也。

凡铁性逐节粘合、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入火挥槌,泥滓成枵(读销)而去,取其神气为媒合。胶结之后,非灼红斧斩,永不可断也。

凡熟铁、钢铁已经炉锤,水火未济,其质未坚。乘其出火之时,入清水淬之,名曰健钢、健铁。言乎未健之时,为钢为铁,弱性犹存也。

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中华小焊用白铜未,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之久,终不可坚。故大炮西番有锻成者,中国则惟事冶铸也。

【注释】

熟铁:将生铁熔化,使杂质氧化而得到的产物。其含碳量较低,质较软,较易锻造加工。

枵:读销,意空虚、稀薄。

淬:读粹。淬火,将烧红的器件突然浸入液体,急行冷却,使之坚硬。这种热处理的技术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

 

──转自《新三才》

点阅【天工开物】相关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