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人物

为环境生态转战生物研究 他爆肝不嫌苦

【大纪元2017年02月27日讯】台师大教授林思民原就读物理系,看到环境生态的冲击,而转往生物领域研究,虽经常爆肝工作,却甘之如饴,更积极投入科普教育,为科学和民众搭起桥梁。

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林思民表示,从高中开始就喜欢赏鸟,念清大物理系后,课余时间还是常往野外跑,当时有很多新兴的开发建设案,对环境造成影响,尤其大四时,看到原本自己常去赏鸟的海滩地将变成垃圾掩埋场,带给他很大冲击,让他觉得要为环境生态多做一点事。

后来就读研究所转往生命科学领域,林思民坦言,刚开始有点不习惯,因为科学和生物领域的逻辑思维不同,“科学很注重准确性”,对于念数理的人来说,他们的价值观认为输入A就会得到B,但“生物领域充满不可预期性和多样性”。

林思民举例,就像对着鸟学鸟叫后,很难预测鸟会有什么反映;假如盖了一条鱼道,也很难预测鱼是否会顺着这条路行。很多事不能用理工思维来看,而是需要对环境和生物有更多考量和体贴。

很多人都喜欢大自然,但未必适合投入生物领域研究,林思民表示,多数人接触大自然都很开心,但只有少数人可能对野生动植物有兴趣。要当好的研究者,除了要有丰富的野外经验,还要能从科学角度去思考,进而设法解决问题。

以自身为例,林思民表示,他在大学高年级到博士班之间的时间,花很多时间在野外观察,早期山区交通还不方便,例如去司马库斯至少要骑车2天,还得走几个小时的路才能到,但他常去征服这些交通不便的地方,不管观察到何种生物都让他很兴奋,这些经验也成为日后研究的根基。

林思民坦言,不是喜欢大自然或动植物的人都适合从事生物研究,学生可以先衡量自己的兴趣是否浓厚,如果只有50、60分的兴趣,可以把生物当嗜好,若有80、90分以上的兴趣,再投入研究,因为真正喜欢的人就不会觉得辛苦。

“科学研究很爆肝”,为了工作和研究,林思民经常1天只睡5小时,但他却甘之如饴,因为这是他喜欢的事情,看到动物就会很开心,这是研究动物者的特质,他还喜欢从研究中得到答案的成就感,更喜欢将这些成果用文字语言呈现。

林思民表示,自己硕士班的指导教授非常“入世”,只要有灾难时,就会卷起袖子跑去灾区帮忙,而博士班指导教授退休后也到关渡自然公园当义工,为不懂生物的民众或小朋友讲解,这种入世概念深深影响他,也鼓励他投入科普教育。

只要国中小来邀约演讲,林思民都会应邀前往,教小朋友认识或接触动物,有时候看着小朋友从怕蛇到敢摸蛇、甚至喜欢蛇的过程,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只要多说服一个人喜欢生物,都会让他觉得很光荣,也成为自己难忘的回忆。

在现今社会氛围下,基础科学常常不受重视,林思民认为,现在知识都很容易取得,但大家却忽略,知识的累积需要庞大的经费挹注,但科学发展不能只是唯利是图,大部分民众或政治人物不了解基础科学在做什么,因此他希望透过科普教育搭起桥梁,让民众对基础科学研究有更多认识。(转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