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活

近代欧洲的音乐摇篮──捷克(六)

德弗乍克出生的故居,现在已经是纪念馆。(《捷克经典》/柿子文化提供)

【接前文 近代欧洲的音乐摇篮──捷克(五)

布拉姆斯的提携让他扬名国际

1875年,他以交响曲和若干室内乐作品向奥地利政府申请青年艺术家国家奖励金。当时担任评审委员的音乐家布拉姆斯(1833~1897)和乐评家汉斯力克(1825~1904)非常欣赏德弗乍克的音乐才华,特准连续颁发五年奖金,使得他能够衣食无虞,更加专心于创作,也使得这两位音乐大师的情谊传为乐坛佳话。布拉姆斯更热心地将德弗乍克引介给出版商吉姆洛克,1878年,德弗乍克接受出版商建议而创作的8首《斯拉夫舞曲第一集》深获好评。《斯拉夫舞曲第一集》采撷了诸如史科其纳、弗立安、苏塞兹卡等波希米亚乡间所流传的舞曲旋律,充分展现出斯拉夫民族奔放的活力与热情;原为乡村农民之间所流传的舞曲,经由德弗乍克的巧思安排,一举跃上了代表菁英文化的音乐会曲目,更开启了德弗乍克迈向国际舞台的第一步。

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中期德国作曲家。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公有领域)

1886年,德弗乍克再接再励地出版了《斯拉夫舞曲第二集》,此时他已经成为史梅塔纳去世之后,国际间所一致推崇的捷克音乐代言人了。1888年,他结识了来到布拉格访问的柴可夫斯基并且与其成为好友,随后还受邀于1890年访问莫斯科与圣彼得堡,同年他也当选了捷克科学艺术院的院士。德弗乍克的政治倾向虽然没有像前辈史梅塔纳那么鲜明地高举民族意识,但是他却坚决地以捷克人为荣,当他的乐谱出版商将他的名字印成德语化的Anton Dvorak时,马上引起他的抗议并且还大吵了一架。

在经济情况好转之后,德弗乍克于1884年在布拉格西南方约60公里处普利布兰矿城边的维苏卡村购置了两栋别墅,实现他多年来的乡间生活愿望,除了冬天回到布拉格和受邀前往美国之外,他都待在这里,享受宁静的作曲生活并以喂养鸽子为最大的娱乐。

德弗乍克于1892年秋天,接受纽约“美国国立音乐院”创立者莎芭女士(1850~1946)的聘请,跨海前往美国担任该院的院长,藉以提升美国的音乐水准。旅美期间,他亲身体会到截然不同于欧洲的文化冲击,美国的环境引发了他对黑人灵歌与印第安原住民音乐的强烈兴趣,再加上他在爱阿华州的捷克移民村避暑时,思乡的情绪更激起他创作的无限灵感,于是陆续完成了e小调第9号交响曲《来自新世界》、F大调第12号弦乐四重奏《美国》以及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脍炙人口的传世杰作。

有关于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来自新世界》的创作过程,德弗乍克曾经表示,他是直接汲取美国民谣的精神做为此曲的创作架构;纽约这个雄伟又极具活力的大都会所带给他的文化冲击,则在第一、四乐章充满张力的音符间表露无遗;而第二乐章,也就是国人所熟悉的《念故乡》旋律所出自之处。德弗乍克说他是经由阅读美国诗人隆菲洛(1807~1882)所着描写印第安英雄神话史诗的《海华沙之歌》而获得的灵感。

为捷克作育音乐人才

德弗乍克返回捷克之后于1900年开始创作他的名歌剧《鲁莎卡》,在这部类似美人鱼公主抒情童话般的歌剧中,他充分融合了大自然的景物与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以高雅温柔的旋律贯穿全剧,尤其剧中水仙女鲁莎卡所咏唱的爱情之歌更是成为许多女高音所钟爱的演唱曲目!

歌剧《鲁莎卡》在布拉格的首映海报。(公有领域)

1901年德弗乍克被任命为布拉格音乐院的院长,并且为捷克的乐坛培养出两位出色的音乐家─诺瓦克(1870~1949)和约瑟夫‧苏克(1874~1935),苏克后来更成为他的女婿,而他的孙子也就是德弗乍克的外曾孙名字也叫作约瑟夫‧苏克(1929~2011),是一位闻名国际的小提琴大师,为捷克的Supraphon唱片公司灌录了许多经典名盘!

1904年的德弗乍克。(公有领域)

约瑟夫·苏克(捷克语:Josef Suk,1874年1月4日-1935年5月29日),捷克作曲家,小提琴家。早年在布拉格音乐学院师从德弗乍克,1898年与德弗乍克之女结婚。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之一是《亚兹拉尔交响曲》。(公有领域)

在国民乐派的诸位大音乐家里,德弗乍克作品中的民族主义色彩虽然并不那么鲜明,但是他往往能够根据自己所继承的波希米亚传统,再加以吸收因缘际会所接触到的不同文化,巧妙地融合各式各样的庶民文化,创作出日后成为菁英文化主流的瑰宝。真是令人不得不对他感到佩服与敬仰,也更要感谢他为人类文化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未完,待续)

──节录自《捷克经典》近代欧洲的音乐摇篮/柿子文化

(点阅【捷克经典】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