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长廊

书风独帜的台静农先生

行书成扇—南田飞龙曲(上为正面、下为背面)。(陈井星先生收藏)

书法是充满韵律感的艺术。抑扬顿挫的线条,加上疏密浓淡的变化,使观者在流览时体验到连串张力造成的视觉快感。同时书法也是材料最单纯的艺术﹕一支笔,少许墨,却能挥舞出生命的脉动仰息,凝炼成不朽的意志和风骨。试想还有什么艺术能以如此简朴的素材,而达到如此高深的精神境界?古人说:“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事实上,书法艺术的境界所在,不在于笔墨技巧,而在笔墨所透露出的人生历练与品格涵养。

献身文学的书法家

1936年的台静农先生。(国立历史博物馆提供)

台静农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文学史家;他的一生几乎横跨二十世纪,目睹旧中国的变迁,西潮东渐,经历了革命、五四学运、抗日战争,最后落脚于台湾。然而不论时局如何变迁,台先生坚守学术岗位,一生治学,文学、书画、经史,卓然为一代大师。书法对他而言;原是自修的功课,也是抒怀解郁的良方。由于时局所限,才思抱负未能尽情发挥;曾在自序中提及﹕“战后台北,教学读书之余,每感郁结,意不能静,惟时弄毫墨以自排遣,但不愿人知”。退休后潜心书艺,成了晚年最大成就。七十岁之前作品甚为少见,八十岁前后的台静农才展现出刚劲挺拔的自我风格。

1902年台先生出生于安徽霍邱;本名傅严,后改名静农,字伯简,晚号静者。幼年时接受传统私塾教育,后阅读了严复的西学著作而萌发改革的思想。中学时台静农与同学合办《新淮潮》杂志以响应五四运动,结果造成学潮而离校。后来进入北大,结识了董作宾、常惠、庄尚严等。离开了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后,便开始了中文系的教学生涯。早年的治学重心在小说创作、研究评论、散文和整理编辑民歌集。

读书写字结缘一生

隶书—临《石门颂》(陈井星先生收藏)

台先生对书法的爱好来自于父亲的影响。北京求学时期,由于热衷西方新思潮,使他一度认为书法是“玩物丧志”而中断了书艺,直到抗战迁居四川白沙时,台静农才重拾笔翰,且先后受益于沈尹默、陈独秀、胡小石等名家,也窥见了明代倪元璐的书法之美,对他以后的书风有着重大影响。

幼年时期的台静农以颜体《麻姑仙坛记》作为楷书的最初范本,中年后的楷书喜习魏碑,或雄健茂密,或古拙质朴等,均属于隶书转化为楷书的过渡型书体。台静农认为书法艺术源于丰富的汉字造形,因为汉字的起源来自图象,美感与生俱来;因此书法与绘画有密切的“血缘关系”,二者可以互相资取,所以台静农也不乏清新的画作传世。

一般认为,台静农的书法以隶书和行书最为可观,数量多且成就高。但篆书、草书和楷书也都各有特色。

书风独特记录心境

台静农的篆书多为笔画方折硬瘦、大小参差的铭文;或是质朴率真,近于石刻古隶。台先生谦称自己不懂六书,即使喜好两周的大篆和秦代小篆,也不敢轻易临摹,可见其严谨的态度。他临写的特点是用自己熟悉的笔姿与体势,变化传统篆书的线条与结构,产生新笔意。

隶书四言联—集《石门颂》字。(台益公先生收藏)

隶书方面,台先生早年从规矩的《华山碑》和笔法灵动的邓石如墨迹入手,在四川时期对汉简作过研究和临摹,同时也受到书家胡小石方笔隶书的影响。来台之后对《石门颂》最下苦功;此外也特别留意清代何绍基的笔法。晚年的大字隶书,用笔抖动却流畅自然。

行书—《寒食帖》(庄松辉先生收藏)

行书是台静农书法成就中最高的一项。台先生早年学过颜真卿,在四川接触了倪元璐的书法之后,自此行书的笔势便受其影响。由于倪元璐为人刚烈,书法刚劲挺拔,雄健浑厚。台静农也推崇学习另一位学习倪元璐的书家沈曾植;只是台先生书风更倾向于遒劲之美。晚年行书虽然还有倪书的意趣,但在用笔和章法上已脱换为台静农自己的书风。

台静农虽然取法于古人甚多,临摹范围甚广,但临摹往往只是参考其架构,而运用笔法仍然是个人风格,真所谓“幅幅古人,亦幅幅自家”。他也认为学古创今是很重要的,必须认清书法史的发展脉络,善用传统创作为养分,才能为时代创造出新的书法风貌。◇#

责任编辑: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