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惜福

关于孝道的一点感悟

我以前只知道孝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但隐隐的感觉离现实有些遥远,特别是小时候读的二十四孝里的一些故事,都被掺入了党文化故意抹黑和曲解的成分。现在整个中国几乎很少人知道孝为何物了。很多人都在按照党媒和五毛们的调子,把孝道骂成是“糟粕”、是中国人“奴性的根源”。

虽然我对党文化这种极端反传统的做法非常反感,但在多年的潜移默化灌输中还是受到了影响,心底形成了一个隔膜,总觉得那些孝行故事是古代的产物,对现在已不适用。

所以,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的孝行一直是自己不能满意的弱项,但同时又陷于随波逐流,无可奈何的境地,有心提高,却无从下手。

今天我有幸听了明慧广播播出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孝篇》,突然有所感悟,打破了心底的那层党文化的隔膜,并且发现这些故事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孝篇》(下):闵损芦衣

在闵子骞继母的恶行曝光后,如果把继母赶走,无论孩子、父亲、包括继母本身都将遭受生活上的困难、他人的非议,是一个没有赢家的结局。唯一赶走继母的理由是她做了错事,而且是大错事,应得这样的惩罚。

如果闵子骞作为整个事件唯一的受害者,原谅了继母,让她能有机会将功补过。这样是对所有人都好,是最圆满的结局。这里唯一的障碍就是受了那么大的委屈,闵子骞能否真心原谅?这在普通人是绝不可能的。但是他做到了。

在家庭里,是矛盾最容易爆发和聚集的地方。原谅一个家庭成员的过错,是相当难的。

但是,孝这个概念的出现,给人铺就了一条路。因为父母养育了我们,对我们有恩在先,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有严厉苛刻的地方,也是可以平衡和原谅的。而且,父母的出发点通常都是为了子女好(像闵子骞这种是特例),态度简单粗暴一点,只是教育方法问题,而不是本质的仇视与故意陷害的问题。所以在这种前提下,用“孝道”去抑制孩子们一时的冲动,避免做出不理智的事,对维护整个家庭的融洽,塑造孩子的品行,培养更加健全的人格,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再比如,还有一个曾参养志的故事,提到曾参细心观察父母的饮食习惯、以及喜爱的一切事物,并牢记在心,谨言慎行,时时满足父母的需要,不使父母不快。

这个例子,从现实的角度来衡量,依然非常有价值。一个孩子在未成年时,没有接触社会,家庭内的人际关系,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这是为他将来走进社会打基础的实习期。观察别人的喜好、习惯,并投其所好,这不是钻营,而是提高效率,节约资源。

比如,父母喜欢吃鱼,不喜欢羊肉。如果不知道,买了羊肉认为是孝敬老人,不但浪费时间金钱,还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如果把有限的资源放在长辈喜欢的东西上,当然效果是最好的。

现在很多人都在过节时愁送礼,因为大家已经没有了细心观察的习惯,到要送礼时,根本不知道父母长辈真正需要什么。

在社会上、在工作中,及时满足他人的需求,自然会拉近感情距离,那么合作就会更容易,沟通就会更顺畅。但因为社会有功利的因素牵扯其中,谈起来就比较复杂。而在家庭中没有利益的因素牵扯其中,就是一个“孝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从理念上就容易理顺。

所以,一个人如果能运用孝道孝行,把家里的各种矛盾解决,那他在社会上,在工作中,也一定是一个不错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正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规律,家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基础,家里搞得一团糟,他社会上的工作也很难出色。

同时反过来,要想把家管好,自己的品行一定得到位,而孝道就是品行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所以提倡孝道、培养孝行不但对于提升个人的道德、涵养、为人处世技巧有好处,而且对于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良性发展都有巨大的好处。

以前当我回顾几千年来中华灿烂的文明、辉煌的历史,几乎从未想到,那些辉煌的基础,正是我们祖先所奉行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原则,如“仁、义、礼、智、信”、忠诚、孝道、友爱等等。

而现时,应只有先找回、修正那些被曲解、被遗忘的道德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恢复中华民族昔日的荣光。@*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