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随笔

高天韵:灯火中的元宵节

元宵节的灯,亮了两千年。传统文化的长路,如诗如画。(公有领域)

【大纪元2019年02月19日讯】“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记忆里的元宵节,不一定有雪,但总是有灯。

依稀记得,儿时的我,兴奋地提着纸灯笼,和小伙伴儿们一起来到院子里的空场,点燃最后一把烟花,放响最后一挂鞭炮。回到家,热气腾腾的汤圆,白白胖胖的,浮在小花瓷碗里,向我招手。如今,故乡的味道,早已远去,而那温馨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千百年的历史故事,许多美丽的传说,神仙皇帝、名臣才子、芸芸众生,汇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点亮神州的天空。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小正月、小年等,它起源于中国,其来历和道教、佛教以及古代祭祀和祈祷丰年有关。元宵节是传统新年的第一个月圆夜,象征春天的到来,也标志着过年的结束。自汉代以来,民间的庆祝习俗丰富多采,包括食元宵、猜灯谜、挂花灯等等。

佳节的灯火与喜庆,自然是文人墨客吟咏的话题。明代唐寅的《元宵》诗,描写了乡村的节日景象,直白、生动,充满欢愉。乡间的元宵夜,唯有月、灯互映,方能尽兴,方以为春。放声欢笑,才不负良辰美景。

唐寅《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则是另番景象。词人对照今昔两地元宵时节的不同心绪,点染愁云一片。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女词人笔法凝炼,用字传神,既有工整的对仗,也有春意美景中的忽然转折:人在何处?次第岂无风雨?哀婉凄凉,悲从中来。

再看辛弃疾的《青玉案之元夕》,华丽、洒脱,意境深远,流芳经年。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花放千树,流星如雨,都是写灯。金缕暗香,笑声渐远,又再写人。千百回苦苦寻觅,不见芳踪,不经意间,却见伊人伫立,就在灯火稀疏处。

辛幼安铁汉柔情,笔下之上元节独领风骚,于开阔艳丽中铺垫出一番深情幽境,令后人由词境联想至人生的境界,意在词外。

元宵节的灯,亮了两千年。传统文化的长路,如诗如画,悠远而缤纷。万家灯火,闪动着人间的故事和情义,托起无数的追寻和希望。许多家庭,未得团聚;许多寻觅,苦于无果。今夜放灯,让我们回首、环顾身边的悲喜欢忧。

责任编辑: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