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长廊

组图:巴黎圣母院建筑与雕塑之美(上)

巴黎圣母院正面的圣母之门,门柱上是圣母子雕像。(shutterstock)

复活节前一周,4月15日,有着850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意外遭祝融之灾,震惊全球。历史地标教堂塔尖坠落,木质屋顶被烧毁,所幸两座钟楼在内的主建筑,还有建筑内储藏的多数珍贵艺术作品得以抢救下来。

自13世纪屹立至今的巴黎圣母院,是欧洲史上第一座全哥特式教堂(台译哥德式教堂),其蕴含古典的美丽,与法国的历史、文学、音乐成果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天主教信仰与法国精神的象征,也是法国人的心灵庇护之所,聚集着他们的欢喜与悲伤。也许你曾经到此一游,又或者走马看花匆匆而过,且让我们再次回顾这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教堂常常被设计成十字架形状,即从上空鸟瞰呈现一个十字架形,十字相交的下方是圣坛所在。

巴黎圣母院鸟瞰图。(LOIC VENANCE/AFP/Getty Images)

尖塔与屋顶雕塑

“十字架”相交处矗立着的尖塔,是19世纪中叶法国建筑家维奥莱-勒-杜克(Eugene Viollet-le-Duc)整修圣母院时所建,不幸在这次火灾中被烧毁坍塌。高耸入云的尖塔有如直上天庭,是哥特式教堂很明显的标志,象征着人们期盼回归天国的心愿。

尖塔周围环绕着耶稣12门徒和4位《新约》福音传道者的青铜塑像,这些塑像因为翻修工程,在火灾前迁走而得以幸存。

巴黎圣母院尖塔四方,环绕着12门徒和4位福音传道者的青铜塑像。(MARTIN BUREAU/AFP/Getty Images)

在十字架四端的屋顶着,各矗立着一尊天使雕像。复活天使——大天使长米迦勒(Michel)吹响号筒,向世人昭示着耶稣基督即将复活,映衬着塔楼上的石像怪,是巴黎圣母院的一道独特景观。

换个角度看,巴黎圣母院的屋顶上,复活天使吹响号筒,身后是守护教堂的石像怪。(Shadowgate/Wikimedia Commons)

钟楼与石像怪

巴黎圣母院有左(北塔)右(南塔)两座钟楼(塔楼),雨果的小说《钟楼怪人》即以钟楼为场景。想要俯瞰巴黎市全景的游客,得爬400多级螺旋台阶才能到达塔顶的怪兽走廊,没有电梯,但辛苦登塔还是游客最爱的项目。

巴黎圣母院的双塔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公有领域)

南塔上矗立着巴黎圣母院的主钟——重达13吨的伊曼纽尔大钟。

位于巴黎圣母院南塔的主钟——伊曼纽尔大钟。(JEAN-FRANCOIS MONIER/AFP/Getty Images)

两塔外沿的怪兽走廊上,一尊尊人气颇高的石像怪俯视着巴黎。半人半兽的石像,在教堂初建时的中世纪就在这里,到路易十四时代却被拆除。到1845年,法国建筑家维奥莱-勒-杜克(Eugene Viollet-le-Duc)整修圣母院时,根据同期建造的教堂加以修复,据说是为了吓跑恶魔。

巴黎圣母院人气最高的怪物界沉思者“思提志”(Stryge)。(JeniFoto/shutterstock)

飞扶壁

在主体教堂的四周,环绕着非常多弯弯线条的“飞扶壁”(又称飞券),与束柱、肋架拱顶(又称肋拱、尖拱或哥特式拱),共同构成哥特式教堂的“骨感”部件。

飞扶壁建在外部,凌空跨越下层的走道、小祈祷室等,与内部肋架拱顶的脚部位置承接,平衡着肋架拱顶的推力,具有承重和装饰的双重作用。由此,教堂墙体可以砌筑得很薄,甚至代以透光轻巧的玻璃花窗,营造出更大的空间感。

巴黎圣母院侧面的飞扶壁。 (PATRICK KOVARIK/AFP/Getty Images)

滴水嘴兽

为数壮观的滴水嘴兽其实就是雨漏。中世纪并没有排水系统,为了防止雨水侵蚀教堂墙壁,教堂设计飞扶壁都会添加雨漏,排出从屋顶流下来的雨水。输水道终端往往会有雕饰,一般雕刻成动物或鬼怪模样。传说滴水嘴兽能够把恶鬼吓跑,有保护作用。

“滴水嘴兽”主要功能是“雨漏”,主要为俯卧造型。图为巴黎圣母院外墙的“滴水嘴兽”。(kossarev56/shutterstock)

教堂正门上方雕塑

教堂西侧正门上方,正当中的玫瑰花窗前,有一座圣母抱着耶稣的雕塑,两旁站着天使。左、右两个拱窗前也有两座雕塑,分别是亚当和夏娃。

教堂西侧正门上方,正当中的玫瑰花窗前,有一座圣母抱着耶稣的雕塑,两旁站着天使。(Olivier Bruchez/Wikimedia Commons)

花窗下面一整排,是大卫、摩西、所罗门等28位犹太国和以色列的国王。这些雕像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遭到砍头,直到19世纪中叶才重新雕刻安上。近200年后的1977年,人们发现了头颅集中埋葬的地方,其中21个头颅基本完好。

巴黎圣母院正门上的圣母像和28位犹太国和以色列国王。(JEAN-PIERRE MULLER/AFP/Getty Images)

教堂正面三面大门

巴黎圣母院的三面桃核形大门,堪称圣母院雕塑的华彩乐章,每面门上布满密密麻麻的雕塑,刻画的都是《圣经》故事。

中间的大门是“最后审判”之门,左右两扇小门,分别献给“圣母”和圣母的母亲“圣安妮”。

图为2012年11月29日,一名男子经过巴黎圣母院三个大门。中间为“最后审判”之门。(PATRICK KOVARIK/AFP/Getty Images)

“最后审判”之门

整个门楣分上中下三层,最上层是耶稣举着双手,向众人展示他被钉十字架而留在手心的伤口。

巴黎圣母院“最后审判”之门上的石雕。(PATRICK KOVARIK/AFP/Getty Images)

一条条拱形的曲线上,层层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小雕塑,是各路天使、先知、圣人、主教和殉教者。

一条条拱形的曲线上,层层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小雕塑。(Chriskaridis/Wikimedia Commons)

中间一层是伊甸园的守护者——天使长米迦勒正在用天平秤人类的“罪孽”和“道德”。左边有“道德”的好人准备升上天堂,右边“罪孽”深重的人被小鬼拖着要入地狱。那些被押入地狱的人类,脸上的表情充满悲伤绝望。

巴黎圣母院“最后审判”之门雕塑局部。(Julie Kertesz/Flickr)
巴黎圣母院“最后审判”之门,右边小雕塑描写地狱的场景:一个胖胖的小鬼,屁股下面压着三个人,分别是国王、主教和有钱人。(Bruce Bennett/Getty Images)

下面一层是天使吹着号角,死去的人类慢慢从墓地里爬出来,准备接受最后的审判。

巴黎圣母院“最后审判”之门,天使吹着号角,死去的人类慢慢从墓地里爬出来,准备接受最后的审判。(PATRICK KOVARIK/AFP/Getty Images)

门楣下面,中间站着耶稣,左右两边排立着十二使徒;木质大门上的铸铁装饰,既壮观又精细。

巴黎圣母院“最后审判”之门,门楣下面,中间是耶稣,左右是12门徒。(PATRICK KOVARIK/AFP/Getty Images)

圣母之门与圣安妮之门

左侧的圣母之门,门柱上是圣母子雕像,其脚下是在伊甸园受蛇诱惑偷吃禁果的亚当和夏娃,提示着人类的原罪。

巴黎圣母院正面的圣母之门,门柱上是圣母子雕像。(shutterstock)

门的两侧各有四位护法神。最吸引游客的是左侧:在君士坦丁大帝的右边,圣德尼(St. Denis)手持自己的头颅站在两位天使中间——这位圣徒在罗马帝王德西乌斯迫害基督教时殉教,传闻他被斩首后,仍拾起头颅边走边讲道。

巴黎圣母院前门圣母之门一侧的护法神——君士坦丁大帝、两位天使和圣德尼。(Olivier Bruchez/Wikimedia Commons)

右侧的圣安妮之门,门楣上的主角是宝座上的圣母子,雕刻风格十分平实。

巴黎圣母院正面右侧的圣安妮之门,门楣上的主角是宝座上的圣母子。(shutterstock)

(待续)

责任编辑:苏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