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把爱好变成职业 扯铃达人萧鸿伟的故事

萧鸿伟参加扯铃表演。(本人提供)

【大纪元2019年08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伊铃多伦多报导)两根棍子,一条绳子,把一个铃在空中抛上、抛下,时而转身,时而跳跃,随着他手上的两根铃棍挥舞,线上的铃转动了起来……既像舞蹈,又像杂技,酷,潇洒,吸引台下观众又是鼓掌,又是欢呼。

日前,在多伦多教育局/维德2019侨民青少年夏令营文化周结业式上,台湾民俗体育老师萧鸿伟为观众做精彩的扯铃表演。这位27岁的小伙子,外表文静、温和,表演扯铃从容淡定,仿佛有一根隐形线,在悄悄牵引着观众的心,翻腾、旋转……

2013年,萧鸿伟从台湾吴凤科技大学资讯工程系毕业,他没有从事专业工作,却当起了扯铃教练。这个从小玩到大的业余爱好,伴随他参加过无数次比赛,获得20多个奖项,包括全国双铃赛冠军、个人舞台项目甲奖、全国各级学校民俗体育观摩表演竞赛大专组单铃赛甲等奖。

2017年,鸿伟荣获中华民国外交部青年大使,出访多个国家。如今,他同时受聘于台南和嘉义近8所中、小学校,专职从事扯铃教学。

萧鸿伟在2019多伦多教育局/维德侨民青少年夏令营文化周结业式上。(伊铃/大纪元)
萧鸿伟在2019多伦多教育局/维德侨民青少年夏令营文化周结业式上。(伊铃/大纪元)
萧鸿伟在2019多伦多教育局/维德侨民青少年夏令营文化周结业式上。(伊铃/大纪元)
萧鸿伟在2019多伦多教育局/维德侨民青少年夏令营文化周结业式上。(伊铃/大纪元)
萧鸿伟在2019多伦多教育局/维德侨民青少年夏令营文化周结业式上。(伊铃/大纪元)

从小迷上扯铃

鸿伟出生于台湾嘉义,小学5年级时,被老师选到扯铃队。从此与扯铃结下不解之缘。

扯铃又叫空竹、风葫芦。两根棍,一条绳,两个面一个轴,会旋转发声。

扯铃不仅是中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体育,也在世界许多国家流行,被英国人称为“两根棍子上的精灵”,是台湾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每年有很多赛事,各县、市比赛,分国小组、国中组、高中组。

扯铃分为传统铃、安全铃、欧式铃等。传统铃多用木头做成,会发声,但易受损,使人受伤,不易控制。

鸿伟最初学的是传统铃,铃是木头和塑钢制成,因为材质硬,打到头和手就会受伤、流血。那时,鸿伟经常因玩扯铃受伤,很辛苦。到国中时,因为要准备课业参加中考,扯铃学了2年就不得不停止。

高中时,鸿伟遇到一位会玩扯铃的老师。因为小学有基础,又玩得不错,深得老师器重,鸿伟的扯铃技艺进步很快。之后,在老师推荐下,他开始参加全台湾各种类型的比赛,并且结识了扯铃圈的很多朋友,技艺进一步提高。玩扯铃也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高中毕业以后,鸿伟就读台湾吴凤科技大学资讯工程系。大学期间,鸿伟参加大学的的扯铃社,技术又上新台阶,不仅每年参加台湾的县市、全国比赛,课余时间则跟随扯铃老师当助教。

2017年,萧鸿伟作为外交部青年大使演出。(本人提供)

招式多变 瞬间定成败

扯铃看上去似乎是很简单的上肢运动。鸿伟说,其实不然,它是全身的运动,要靠四肢巧妙配合;而且花样多,历经无数次失败才练成这些招式。团体合作表演难度更大,6个人、8个人一起合作、协调,需要判断别人的位置,什么时候该抛,什么时候该接。

鸿伟解释,扯铃就是人去控制棍子,棍子控制线,线控制铃,通过肢体协调去组合单个动作;在铃的运转过程中,判断它什么时候掉下来,什么时候抛上去,到底要多久,要准确把握这个时间差。这需要不断练习,熟能生巧,最后达到得心应手。

扯铃很有美感,有些像舞蹈,需要肢体协调,配合音乐节奏,身体自然舞动;但精密度比舞蹈要大得多。鸿伟说,在表演过程中,扯铃失误是掉到地上,观众明显看得出;但舞蹈失误相对没那么明显。

鸿伟最厉害的一招,就是把铃抛高,铃在空中转,他在地上跳跃、翻腾,再从腿下把铃抓回,铃就像他的肢体一部分。这个时间差只有零点几秒,成败就在一瞬间。

“为了这个瞬间的成功,需要付出无数的心血去练习。”鸿伟说,扯铃是一种功夫,就像武侠小说里面的主角不断升级,从起铃、运铃、抛铃等基本功,再玩出花样百出的高级招式,既成就自己,也娱乐别人。

萧鸿伟在训练扯铃。(本人提供)
萧鸿伟在训练扯铃。(本人提供)

苦乐其中

扯铃是一门艺术和兴趣,不仅让人获得快乐,还磨练人的耐心和毅力,训练专注力,并从错误、失败中不断学习,累积经验。

在鸿伟的扯铃生涯中,他经常参加比赛,要编排比赛动作。老师只教单个动作,自己去组合、编排,他必须创作一些新招式,必须天天练习,重复、重复、再重复,每天1、2个小时,放学回家先练扯铃,直到练饿了才去吃饭。他经常练到汗流浃背,有时一个动作,会练数百次、数千次。

鸿伟说,长期训练,有时也会觉得闷,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错折。他坦承,有时比赛成绩不好也会哭,因为毕竟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

有时,鸿伟遇到一个非常喜欢的招式,花了好多时间练,却老是练不出来,很沮丧。那时他有一阵子会不想玩扯铃。

“为什么扯不起来?为什么练不会呢?”在那段情绪低落、沮丧的日子,鸿伟虽然不会去玩扯铃,但会去关注别人怎么玩,别人怎么进步,大家都玩些什么东西。

幸好,鸿伟在扯铃圈里遇到一个朋友,教了他很多小技巧。“原来,有一些动作是要把棍子放掉,利用棍子回旋惯性,再把棍子接回来。再去尝试时,发现我学会了。”鸿伟温和的微笑着。

“ 因为需要不断的重复练习,坚持下来很难,但只要坚持下来,就会带来很多人生的快乐。”鸿伟说,“虽然过程中还是辛苦,但是这个辛苦值得,每往前一步都很快乐。”

扯铃之后 人生改变

萧鸿伟在尼加拉瀑布。(本人提供)

“扯铃如同人生导师一般,让我对人生观有了很大的转变及升华。”鸿伟说。

原本内向、不善表达自己的鸿伟,因为扯铃认识很多朋友,很多老师。“那些老师、朋友给我很多帮助,很多建议和鼓励,改变了我对于人生的一些看法。”

鸿伟说,扯铃最大的快乐就是增强自信,有成就感。“每当经过练习完成一个动作,就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励自己做得更好。”

“扯铃不仅训练心智,也增强身体协调能力。”鸿伟说,最明显就是手眼协调能力。

虽然扯铃招式中,脚部的动作较少,但是因为抛接的动作很多,在表演中,同时操作两颗铃、三颗铃十分常见。只要一点点的误差,铃就可能就掉到地上,或是落在自己头上。

“因此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手部动作及眼睛能配合得更好,更精准,相对协调性也就更好。”鸿伟说,自从学习扯铃后,反应比一般人快,肢体协调比较强,关注力更集中。

因为扯铃带来自信和成就感,让原本内向的鸿伟乐于在公众面前表演,分享自己的快乐。

“大家看了开心,我就最开心了。” 他说,“掌声是观众给我的回馈,我的回馈就是做好表演给他们看,掌声也激励我做得更好。”

扯铃带给鸿伟的快乐和成就感越来越多,父母都支持他学习扯铃,姐姐也为他的成就而自豪。

大学毕业之后,鸿伟没有从事专业工作,而是选择专职从事扯铃,还参加赤山表演艺术坊。2015年出访欧洲,参加匈牙利艺术节。之后,他多次参加国际表演。2017,鸿伟作为外交部的青年大使计划一员,代表台湾出访去印度、新加坡,作为文化交流,表演扯铃。

鸿伟玩扯铃已经15年,现在,他主要从事教学,在台南和嘉义7、8所学校从事扯铃教学,把自己的经验传承给小朋友。

他说: “每一个人都要有一种兴趣、爱好。虽然不一定要非常专业,但要热爱它,然后它会带给你快乐,这样就OK了。”

责任编辑: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