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思觉失调症遭污名化 医:患者也是受害者

近期接连出现社会案件,让思觉失调症患者受外界瞩目,对此,医生表示,思觉失调症患者其实也是疾病的受害者,社会的有色眼光间接成为患者回归社会的阻碍,让患者感到压力、无法前进。(赖玟茹/大纪元)

【大纪元2020年09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北报导)近期北捷随机杀人案、小灯泡等社会案件,让思觉失调症患者受外界瞩目,对此,医生表示,思觉失调症患者其实也是疾病的受害者,目前社会对于思觉失调症的污名化是对患者及家庭也是种伤害,社会的有色眼光间接成为患者回归社会的阻碍,让患者蒙受沉重的压力、无法前进。

花莲慈济医院精神医学部成瘾精神科主任陈绍祖表示,思觉失调症在台湾的发生率约是1%,也就是说每百位人口中便有一位思觉失调症患者,好发年龄为15岁至30岁,很多的患者因为受到疾病的干扰而无法完成学业或顺利工作。

彰化基督教医院精神医学部主任邱南英说明,思觉失调症其实是综合许多精神症状和征候疾病的一种疾病症候群,症状涵盖正性症状、负性症状、认知相关症状、情绪相关症状及解组症状,因此医师须经多面向评断后才能够确诊,目前思觉失调症急性期的治疗多专注于减少正性症状,但是后续病患如何回归社会,降低家庭与整体的社会负担,也是一大课题。

邱南英表示,思觉失调症患者其实也是疾病的受害者,而不是社会事件的加害者,目前社会对于思觉失调症的污名化是对患者及家庭的另一种伤害,很多患者自己也很担心“有一天我会不会也伤害别人?”,社会的有色眼光间接成为患者回归社会的阻碍,让他们蒙受沉重的压力、无法前进。

邱南英建议,患者一定要配合医嘱,接受追踪,家属要密切关怀,提供支持,在稳定治疗的情况下相信疾病不会再复发,目前也有很多资源帮助患者重新出发,如职能治疗、心理治疗及社会复健计划等非药物治疗方式,另若社会能再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与包容,相信会有更多的思觉失调患者进入稳定治疗的阶段,减少暴力、攻击相关的事件发生,让患者能回归社会,正常生活,创造好的正向循环。◇

责任编辑: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