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另类疗法

【医案】乌鹊南飞 何枝可依

《九九归真──上善若水》封面。(博大出版社提供)

东汉曹操创作《短歌行》,一首乐府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人生苦短,不在愁中,即在病中。更甚的是,在愁中,也在病中,有如乌鹊,绕树飞了好多圈,还找不到可栖身之处。

一位76岁老妈,由女儿带来,脸色暗沉,眼神淡漠,步伐无劲。一切由女儿代叙病情,老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失眠,都服西药中。眼睛干涩、模糊、又畏光。膝盖无力,食欲差,腹常胀……说了一大串,都不是重点。那老妈来看什么病?

重点是老妈会头晕,来看头晕就好,女儿特别加重语气强调“晕”。不是很晕,动不动就晕,吃完饭晕,喝完水也晕,越到下午越晕,已晕了两年多,已看过220位医生,所有中西名医都看过了,都治不好。

哇!真惊人!求诊超过200位医生,算一下,一年约52~53周,2年就算106周,一周看一位医生,也只有106位。220位医生,是怎么看的?扣除周六周日,国定假日,大约两天左右,就看一位医生,如秋风扫医叶,落满地!

老妈是不是想要女儿多陪陪她?还是老妈害怕死亡?女儿好辛苦啊!

这么多医生是怎么定病名的?有的说是巴金森氏症,有的说是自律神经失调……不论怎么说,都治疗无效。老妈给医生的时间,只有两天定疗效。没差,马上换人。那么频繁的看诊,不论哪个医生都没办法处理,有些病是要阶段性用药的。一般医生开药7天,老妈只吃2天,那她家是不是很多剩药?

老妈频繁出门看医生,不厌其烦,体力很消耗,逛医院啊!不累吗?光是看病的态度,就已超过生理病态,是心理病态。是老年精神官能症吗?其实,你在看病,病也在看你。

针灸处理

老妈动不动就晕,指挥中枢失调,阳气下陷,针百会穴。吃饭后就晕,是心力不足,兼治腹胀,针内关穴。老年气血虚,中气下陷,易晕,针三阴交、足三里穴。越到下午越晕,因年老精亏,阴虚,下盘空虚,补肾上济脑髓,针气海、关元穴。

晕大多与风有关,针风池、曲池穴。致病原因,都筑基好了。头晕,针头皮针,顶中线,约前顶透百会穴、晕听区,耳尖直上1.5公分,向前后各引2公分的水平线、风池、曲池穴。

年老因虚致瘀,血管较无弹性,颈动脉可能有某种程度硬化,而影响气血上注于脑而晕,先点刺大椎穴,针风池、血海、三阴交穴。胃中、耳中细胞内有水汽,易晕,针三阴交穴。

老妈抑郁寡欢,抑制了交感神经兴奋,针神庭、印堂、太阳穴,皆由上往下透刺,能镇静,也有止晕效果。四肢无力,针合谷、太冲穴。

我教老妈,心里不舒服时,按合谷穴,深呼吸。头晕,按曲池穴。心气不足,十指用力撑开9秒,用力握拳9秒,连做5次。一般头晕,处理气、血、水的问题,调节肝、肾、三焦、肠胃系统,形、气、神同调,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针灸完,老妈脸色红润,走路较轻松。可是,当我问老妈:“你的头晕,有好一点吗?”老妈却摇头,说没有。

第2天,老妈又来针灸,针完,老妈脸色明显改善,步伐又更轻松了。而她却说头晕没改善。所以2天时间,不满意,走人。之后,就没再见到老妈,应该又去找其他医生了,我也成为老妈甩掉的医生阵列之一,第221个医生。老妈可以写一本医游记了。

人生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前行。但愿老妈乌鹊南飞,择得心木而栖。@

选自《九九归真──上善若水》/博大出版http://broadpressinc.com/

九九归真 封面。(博大出版社提供)

责任编辑:李昀

点阅【温嫔容医案专栏】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