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简朴的服饰

阿昌族风俗(一)

【大纪元讯】阿昌族人口有27708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和梁河县,在潞西、盈江、腾冲、云龙等县也有少量分布。多与傣、汉等民族分寨而居。阿昌族聚居区地处高黎贡山余脉的丘陵山地、峡谷平坝,为阿昌族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阿昌族自古以擅种水稻而闻名。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汉文史籍曾记载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对阿昌族不同时期的称谓。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梁河、户撒两种方言。由于长期和汉、傣等民族交错杂居,所以阿昌人一般又能讲汉语、傣语。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裤脚短而宽。小伙子喜缠白色包头,婚后则改换黑色包头。有些中老年人还喜欢戴毡帽。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出约40厘米长的穗头垂于脑后。如外出赶集或参加节日聚会时,喜欢斜背一个“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

妇女的服饰有年龄和婚否之别。未婚少女平时多着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包头。梁河地区的妇女一般穿红色或蓝色对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绑腿,用黑布裹包头,高达约 0.3公尺,包头顶端左侧还垂挂四五个五彩小绣球,颇具特色。每逢外出,妇女们都精心打扮一番。她们取出珍藏的各种首饰,戴上大耳环、雕刻精致的大手镯、银项圈,还在胸前的四颗银钮扣上和腰间系挂上一条条长长的银链……走起路来银光闪闪,风采耀眼。   

当你走进阿昌族山寨,你还会发现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欢在包头上插一朵朵鲜花。这朵朵鲜花,不仅美观,而且他们还视之为品性正真,心灵纯洁。

──转自《世华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