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活

宋人景德四图

【大纪元12月25日讯】

卷 绢本设色 33.1 x 60公分

收传印记: 云中. 河北棠村. 蕉林. 石渠宝笈. 御书房鉴藏宝. 宣统御览之宝.

本幅采用“右图左史”形式,记录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的史实,幅上各以楷书标题,幅后附文记史。“太清观书”为真宗召群臣于皇家藏书处太清楼,观太宗圣制御书及新写四部群书情景。虽是皇宫一部分,处理手法非常朴实。建筑结构单纯肯定,界画线条简劲有力。

殿身面宽七间,当心间(居中的一间)柱距较大,次、梢、尽间递减。匾额悬挂于楼阁上层前檐正中,牌心书有“太清观书”四字,重檐歇山顶(宋称九脊殿),正脊两端有鸱吻装饰。鸱吻一般被认为是<< 唐会要>>中所描述:“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上以压火祥。”传说能避火,故将其形象用于建筑脊饰。

中国古代高层建筑是由台基、柱、斗栱、屋檐、平坐,沿垂直线方向逐级叠加而成,斗栱是减少横梁与立柱交接点上的剪力特有的部件,由若干梯形木块~斗,和肘形长木块~栱,层层装配而成。此图斗栱用材较大,合乎宋代<<营造法式>>规定七间殿宇的用材。檐下一周在柱头处使用“一斗三升”斗栱,简练有力,颇显疏朗,较近于唐代之硕大雄壮。

殿堂采用唐宋时期“两阶制”设东西阶的做法,左右对称,供宾主升降之用。堂前廊道及踏道两侧皆围以钩栏,柱头上饰有宝珠仰莲。画中可见散水砖设于台基下四周,以受檐上滴下之水。

1、<<营造法式>>由李诫(?~1110)奉旨编修,书成于宋哲宗元符三(1100)年,徽宗崇宁二年(1103)颁行列郡官署,作为营建工程通行的法式,绍兴十五年(1145)重刊,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专书。

转载于台弯国立故宫博物院

“国立故宫博物院 著作权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