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人

新说 三国猛将张飞

【大纪元1月28日讯】张飞是《三国演义》用浓墨重彩着力刻画的一员猛将,他叱咤风云,威猛无敌,粗豪直爽,嫉恶如仇,是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的英雄人物。“或虐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至少在唐代,张飞就已经成了民间艺人所着力刻画的人物。此后,张飞式的威猛粗豪的人物也就成了通俗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生动的性格类型,像李逵、鲁智深、程咬金、牛皋等人物身上,都有着张飞的影子。而张飞,也成了粗豪的代称。

其实,这是一个历史误会。历史上的张飞是员威猛无比的“万人敌”,但并不象小说中的张飞那样,粗鲁而少文。

历史上的张飞,是一个威猛无敌且又有勇有谋的大将之才。仅说几例﹕一是刘备从襄、樊率十万百姓南逃,曹操率铁骑日夜追赶,到当阳之长阪遭遇,刘备仓皇逃去,让张飞率二十骑断后。张飞据水断桥,林设疑兵,曹兵无人敢前,掩护了刘备。第二件是“义释严颜”。刘备攻取巴蜀,庞统战死,张飞独率一军从荆州增援,并分定郡县。他用计攻取巴郡,生擒巴郡太守严颜。严颜不屈,张飞以礼感化,使降,因此一路风顺,进军成都。再一件是巴西大战张辽,从战略上挫败了曹操进窥巴蜀的图谋,巩固了“三巴”,并使刘备有了可能乘势攻取汉中,实现了占据巴蜀鼎足天下的战略构想。张飞这一仗对蜀汉事业的贡献极大。

从以上几件事看,张飞是一位有勇且有谋的大将。张飞也是有相当的文化素养的﹕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而张飞则“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二人性格正好相反:关羽爱护部卒,而在士大夫面前却非常矜傲;而张飞,很看重知识分子但不体恤部下。“鞭挞健儿”,“刑杀过差”,是取祸之道,刘备曾多次对他作过劝诫,可张飞始终听不进去,终于因此而酿成杀身之祸。小说家刻画他的粗暴,也许是以此为根据的吧。但尊重知识分子,因与“粗暴”不相协调,小说家就回避了。

张飞又是位书法家。在四川渠县,即张翼德大破张辽的地方,流行着一个传说。张飞在此地经过恶战杀得张辽丢盔卸甲之后设宴庆功,酒酣之际,他乘兴用丈八蛇矛在巴西石壁上凿下两行隶书:“汉将军飞,大破贼首张辽于西,立马勒铭。”这就是有名的“立马铭”,又称“桓侯戈书”。其书,一定是十分雄浑有力的。这一“戈书”为后人所见,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就作过记载。清代光绪年间,还有铭文的拓本。

又,据南北朝陶宏景《刀剑录》所记,张飞所用的刀,是他命铁匠炼赤朱山铁锻制的,上面的铭文“新亭侯,蜀大将也”,也为其本人所书。又,据明人《丹铅总录》所记,说“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张士环诗云:“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瞒不共戴天仇。山河割据三分国,宇宙威名丈八矛。江上祠堂严剑佩,人间刁斗见银钩。空余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

尊重读书人且又是书法家,这样的人能没有相当的文化修养吗?张飞之“智”,与他的文化素养是不无关系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