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治疗中风后遗症 针灸也能帮上忙

【大纪元11月1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蔡彰盛/竹市报导

早期中风六个月内,是复健黄金时期,中医师说,因针灸疗法具有通经脉、调气血、疏气滞等作用,因此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可依脑部受损部位及程度,合并用针灸及复健治疗。

卫生署新竹医院中医科医师黄雪雅表示,针灸的疗效与取穴、手法及经验有关,所以针灸方式及穴位也有所差异,若是上肢偏瘫,可采用肩隅、曲池、手三里、合谷、内关等穴;下肢偏瘫则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谿等穴位;肢体在中风后出现麻木的症状,则可采用灸法,针对特定穴位施灸,对虚证的病患疗效相当快速。

失语者可加取丘墟、百会、通里、颊车透地仓、廉泉、金津等穴位;中风后,智力或性格的转变,则可采用四神聪、神门、劳宫等穴位。

另外,在中风早期,可合并使用头皮针来刺激相对应的部位,对半身不遂者,取患肢对侧头部的运动区及感觉区;若患者无法配合针灸,则可由家属按压刺激所有手指及脚趾指甲两侧的肌肉,对十二经脉的井穴做刺激,也有助病情改善。(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