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心得

在美国如何把小孩教养好

早期留学生的第二代一般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每家的小孩长大后大都非常优秀﹐在读大学和毕业后的就业均能与佬美年青人一较长短。很多不是医生就是牙医﹐不是会计师就是科学家、工程师﹐不是经理就是企业管理人才。我们好奇的来分析一下为何如此﹐希望也提供给后来者及新移民做参考。

俗语说“子不教、父之过”﹐其实小孩子跟妈妈相处的时间比较多﹐所以也可以讲“母贤慧、子亦若”﹐尤其是华人留美或移民的家庭﹐通常还是男主外、女主内﹐当然有些妈妈年青时也出去工作﹐但下班后仍得做饭、照顾小孩﹐如此内外兼顾就更加辛苦了。总之﹐母亲对孩子小时候的互动会比较大﹐甚至会影响儿女的一生﹐例如人们说一个人吃东西的好恶是在孩提时候被妈妈无意中培养出来的。那么为人父母者要注意如何教养好﹐小孩以后成材成器的机会才会比较大呢﹖我们归纳了一些重点如下﹕

1. 父严而不厉

2. 母爱而不溺

3. 从小教育母语

4. 教之为人要中规中矩

5. 不卑不亢、自我量力

6. 顺势诱导转移

7. 培养理财储蓄

8. 通才又专长一技

9. 言教身教合一

拿自家的小孩当实例﹐他正正常常﹐没给我们带来什么大烦恼﹐做了两三年事﹐又去读企管硕士﹐在美成家立业﹐不必大富大贵就已足矣。探讨探讨一下算成功的原因﹕

(1) 跟儿子的关系就像严师益友﹐从小只管他大原则。入境随俗﹐在美国不能随便打小孩﹐顶多叫他罚站思过。小时候时常抱他﹐晚上睡前讲故事给他听。

(2) 内人教养有方﹐慈中有严﹐不让儿子挑食、也不喂得太胖﹐六岁叫他学钢琴、稍大些再学游泳﹐小学和初中的课外活动我们陪他踢足球、打网球﹐高中时让他参加辩论队﹐暇时叫他去打工。向来功课儿子自己做﹐让他自立自强。我们从不替他强出头﹐有什么问题只是原则性帮他指点一条明路﹐具体上由他自己来解决。需要肯定鼓励时﹐向他说些打气的话﹔需要教导时﹐是非分明。

(3) 因为丈母大人常来﹐从小我们跟儿子讲台湾话。英语是他看公共电视和上幼稚园自学而来的﹐小学和初中时也带他在周末去学中文。

(4) 从小我们教导儿子不能说谎做假﹐要有规矩﹐为人要善良厚道“古意”。也教导他要乐观自信﹐处世要有韧性﹐小失败不要紧、要会改进。不能不自量力而妄为﹐例如功课学懂比拿高分数重要﹐不鼓励他每科都拿 A 的﹐已经尽力而为就是﹐绝对不许为了分数而偷看或去跟老师拜托什么的。

(5) 起初儿子喜欢电动游戏﹐我们让他去学电脑﹐然后花钱买了整套电脑设备﹐诱导他转移去玩电脑而不是电玩。小时候就分担做家事﹐一定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房间衣物收拾干净。

(6) 自小就给他存零钱的小米老鼠﹐然后教他认识钱币和存钱。大点些给他固定的零用钱﹐灌输量入为出的观念给他﹐让他实际体验如果买了一件昂贵的衣物﹐就没钱去买别的东西。后来儿子学乖了﹐都等”On Sale” 廉价大贱卖时才去买衣物。上了高中后﹐有需要时借给他百货公司的信用卡﹐但限定顶多花用一百美金。上大学时﹐每学期叫他自己做预算计划﹐合理的范围内一个学期给他一笔资金﹐自行分配花用。如有估计不当﹐叫他提出解释后再补发津贴。(这些皆归功于太座﹐教子有方。)

(7) 儿子上的美国大学幸好着重通才教育﹐每个学生都得学数理生化﹐再及人文还有音乐和艺术欣赏。他自己选读商学院时﹐我们尊重他的意愿。只有在大三他被教授鼓励转入政治学院时﹐为之父母的我们规劝他不要﹐因为政治学不算一技之长。后来终于读毕经济系﹐加以他有电脑的好底子﹐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9) 我们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乱花钱。口不出恶言秽语﹐下班后听一听电视新闻﹐暇时看看书。小孩是父母的翻版﹐适当的管教是重要﹐而以身作则更重要。

讲来讲去﹐其实是要感谢上天厚爱﹐还有父祖忠厚传家﹐庭训是“读书、积德、行善”。来美留学﹐辛苦奋斗一阵子后﹐一切就平顺了。我们向来达观﹐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当然命由心改﹐希望以此和大纪元读者们共勉。

怎样才能修心养性呢﹖当年我们教养小孩时﹐自己还没入修炼之门﹐等后来得了法轮大法﹐回想过去侥幸我们较老一辈的人根据固有道德及传统文化﹐在摸索着不意间朝“真、善、忍”方向做﹐难怪就有福报。@、

而今大法宏传﹐其哲理与为人处世原则广为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折服,也可说是教育路上的一盏“明灯”。您若想要知道如何轻松教养好小孩﹐可先通读一遍“转法轮”宝书﹐您就能感受到如何做个好人;自己做个好人﹐小孩就会学好。您可打听一下居住地附近的“明慧学校”在哪﹐在周末把孩子送往之受教﹐不久就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