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告别伊朗石油 资金转投伊拉克

【大纪元11月12日讯】(亚洲时报 正木寿根东京撰文) 在伊朗核危机的冲击下,日本被迫放弃了在当地的石油项目。不过,为寻找代替来源,最终保障安全的石油供应,日本正加紧向伊拉克抛出外交橄榄枝。

10月23日,伊拉克石油部长沙赫里斯塔尼受邀访问日本。在两国发表的联合公报中,日本承诺将为这个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家提供35亿美元的贷款援助,以帮助它改善油气产业的基础设施。其中约1.7亿美元的贷款,将用于一个化肥厂改造项目。

伊拉克的石油储量被认为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沙特和伊朗;但由于长期遭受国际制裁和战乱,丰富的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在目前已探明的80个油田中,只有四分之一在生产。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提供贷款,帮助伊拉克重建,从而尽可能多的掌握这些石油资源。

日本的石油大部分依靠进口,其中近九成来自于中东地区。鉴于伊朗核危机的影响和国际社会的压力,日本上月宣布放弃对阿扎代甘油田的控制权。阿扎代甘油田是伊朗最大的陆上油田,储量约为260亿桶。

经过多轮谈判后,日本国际石油开发公司(Inpex)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达成了基本协议。双方同意,日本在该油田的权益由之前的75%减至10%;也就是说,日本完全放弃了对它的控制权。这无疑危及到了日本政府早前定下的战略目标,即通过本国企业控制海外资源而保障能源安全。

在中东国家的石油出口中,伊拉克目前所占比重极小。为了扩大这一比重,日本已盯上了该国至少三处油田。它们是巴格达郊外的东巴格达油田、伊拉克南部的加拉夫(Gharraf)油田和图巴(Tuba)油田;其中东巴格达油田的估算储量为180亿桶,是伊拉克国内第二大油田,而加拉夫和图巴油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分别为11亿与15亿桶。沙赫里斯塔尼回国后表示,日本人对伊拉克南部的纳西里耶(Nassiriya)油田同样很感兴趣。该油田的探明储量在20至26 亿桶之间。

与此同时,受日本政府支持的两家石油开发商,阿拉伯石油公司和日本石油勘探有限公司(JAPEX),最近分别与伊拉克石油部续签了提供技术协助的合同,以期在该国未来的石油开发中分得一杯羹。

澳洲和中国,也是沙赫里斯塔尼此次出访亚洲之目的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仅次于美国;而日本紧随其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在今年初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对油气资源的争夺将日益白热化,并称中国2020年石油消费总量将比目前增长一倍。

日本被迫放弃伊朗石油,对5月底日本经济产业省发表的《新国家能源战略》不啻是一大打击。该报告为实现长期的能源供应而设立了多个具体目标。除了需要进口石油来满足国内需求外,日本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新国家能源战略》反映了日本对能源安全、油价高涨的强烈担心;同时,中印两国能源需求膨胀而导致全球油气等资源争夺加剧,也令日本分外紧张。

《新国家能源战略》认为在国家进口原油总量当中,日本公司参与投资开发的比例应从目前15%提高到2030年的40%(日本称此为“日之丸石油”)。然而,伊朗的阿扎代甘油田项目遭挫,却为实现这目标增加了难度。

在宣布放弃了伊朗油田专案的两周后,日本便开始拉拢伊拉克,并迫不及待地邀请该国石油部长来访,足以见得东京对其石油资源的渴望程度。

尽管8月份从伊拉克撤出了执行维和任务的自卫队,日本仍一直积极参与伊拉克的重建计划。它希望慷慨的援助(总计50亿美元,包括35亿软贷款和15亿资助金)能为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即伊拉克的石油资源。

除美国之外,日本是对伊拉克捐助额最大的单一国家。15亿美元早已投入使用,而35亿的贷款将于明年底全部到位,主要用于能源产业发展上。

沙赫里斯塔尼在日本与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等官员会面。日本方面表示,他们将投入约1.7亿美元的贷款,对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附近的一个化肥厂进行改造;软贷款的还款期限为40年,年息为0.75%;双方还同意,每年至少举行一次能源对话。

沙赫里斯塔尼对甘利明表示:“石油产业对伊拉克的重建至关重要。仅有投资是不够的,我们热切期待日本公司和日本官方贷款的到来。”他说,尽管日前的油价上涨已为他们提供了相当的资金,但鉴于明年实施全面的重建活动,伊拉克依然需要大量的资金。

会见后,日伊双方发表了呼吁日本企业参与伊拉克油气项目的联合声明。声明说:“双方均欢迎日本企业本着确保本国能源供应的初衷,积极参与伊拉克油气田项目的发展。”在联合声明中,双方还说,“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开发伊拉克的油气资源,与恢复、改善其现有设施,并发展相关产业一样,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令日本欣喜的是,伊拉克每天的石油产量在6月已增至250万桶。沙赫里斯塔尼说,产量有望在年底增加到270万桶。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它的石油总产量约为每天300万桶,最高为350万桶。

由澳洲飞往日本时,沙赫里斯塔尼充满信心地表示,国际社会的投资将帮助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在2012至2014年增长超过一倍,至每天600万桶。他在东京称,伊拉克将在2010年每天出口超过400万桶的原油。他说:“通过与外国企业的合作,我们还打算将这一数字提高到每天600万桶。”

在伊拉克,石油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几乎70%的GDP以及90%的国民收入均来自这一产业。沙赫里斯塔尼认为,新的石油法将在年底生效,会为石油产业带来更多生机,并为外国投资者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一旦石油产量和出口均得到提高后,亚洲将被伊拉克视为主要的市场。“我们目前的出口能力有些不足,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提高产量后,我们将主要面对亚洲市场。”

很明显,日本很有兴趣继续扩大它在伊拉克能源产业的影响;不过,现今影响投资的最主要障碍,就是伊拉克此起彼伏的叛乱活动。

沙赫里斯塔尼亦承认,若不是北部输油管频频遭到破坏,伊拉克每天可以额外出口40万桶原油。“近几个月以来,与土耳其相连的石油管道多次遭到严重破坏。日前,我们正要求国防部加强相关的保卫工作。”不过,他表示希望石油管道的安全状况尽快得到改善。

日本官员和分析人士担心,中国等国或许会比日本早一步“抢到”伊拉克的能源资源,因为它在危机四伏的环境(如苏丹和安哥拉)下工作可谓驾轻就熟。事实上,鉴于中国的石油公司向来愿意在危险或政治封锁的国家投资,伊拉克新政府也向北京发出了开发石油资源的邀请函。之前,各国均不看好中国,认为它将无缘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因为大部分项目将流向美国及其盟友。然而,伊拉克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却吓退了众多西方企业。

在对中国为期两天的访问中,沙赫里斯塔尼与中国官员同意继续北京1997年与萨达姆政府签署的艾哈达卜(Ahdab)油田开发协定。该油田的开发成本预计为7亿美元,当年萨达姆交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和武器制造公司北方工业(Norinco)来开发。不过,项目因后来的国际制裁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而被迫终止。

而由于中国等国争相购买液化天然气,不少日本人担心中远期的天然气供应也将引发激烈的竞争。今年5月,中国开始进口液化天然气,首批产品来自澳洲。中国做出这一决定,恰逢中日两国在东海天然气资源开发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之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日本购入了全球出口总量的40%;但相信中国很快就会追赶上来,并在2020年取代日本的龙头位置。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上月底宣布,与上海签署长达25年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合同;这是迄今为止中马之间最大的经贸合同,将于2009年生效。最近,中海油(CNOOC)亦已分别与在全球液化天然气领域中的三大巨头苏伊士(Suez SA)、道达尔(Total SA)以及壳牌东方贸易公司(Shell Eastern Trading Ltd),签订了液化天然气现货贸易主合同,以应对潜在的供货不足。

10月底,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与中国达成框架协议,决定将俄罗斯库页岛的萨哈林-1专案所产天然气,全部向中国东北供应,而不是当初决定的日本。这一协议,目前还面临一些障碍,如修建一条相当长的天然气管道,并得到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公司(OAO Gazprom)的配合。

萨哈林-1专案的其他参与者,包括日本参与萨哈林石油天然气开发公司(SODECO)(政府和私人企业共同掌管)和俄罗斯的国营石油公司Rosneft。 SODECO占30%的股份,而Rosneft占20%。作为萨哈林-1专案的牵头者,埃克森美孚有权决定天然气的出口物件。

日本2005年从海外进口了5,8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其中25%来自印尼。到了2010年,印尼与日本、中国、台湾和南韩等东亚国家签署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合同大部分将到期。届时,印尼打算将可供出口的天然气总量削减一半,以弥补国内因天然气和石油产量降低而出现的供求差距。

尽管身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印尼2004年已变成一个原油净进口国。2010年,卡塔尔有望取代印尼,成为世界第四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今年初的报告中预测,到了2020年,石油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达到约26%,并趋向稳定;而由于印尼和俄罗斯向华出口增加,天然气的比例将增至9%附近。

为确保天然气供应,中国(还有印度)往往不惜一掷千金;生产商们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多数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亚洲液化天然气市场在往后几年仍会供不应求,价格将继续上升。(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布什的新防长人选:罗伯特.盖茨
霍华德:不后悔参与进攻伊拉克行动
英外相:期中选举不致使美对伊政策骤变
布什重申反恐要务 盟友支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