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雅乐

锯琴声悠悠(上)

【大纪元12月14日讯】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太太见到了锯琴表演。那是12月里一个周末,寒冬的傍晚,带孩子去位于新州北部博根郡城镇Palisades Park的第一长老教会看圣诞晚会表演,没有想到,本来是去给应邀表演的提琴老师许斐尼捧场的,却意外地看到了锯琴老师陈黎明的表演。

当时一组圣诞歌曲演奏之中,那悠怨如花腔女高音,潇洒如浪荡人口哨的琴声,用“心灵一震,眼睛一亮,大为惊叹”等一串词语来形容张太太的心情,真是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在新州东西南北年复一年的华裔和主流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中,成人和青少年乐器表演以及比赛都见识过一堆之后,如果说只有一位越南裔青少年在一次五月里的族裔传统文化节场合表演过独弦琴,曾经让张太太有过这样的感觉,那么这次可以说是第二次,而且这次还加上了那种忍不住,等不及,激动得马上就想要向大家张扬出去的感觉。

台上锯琴表演才一结束,张太太马上就征得组织者同意,追到后台去询问就里。热情的锯琴老师陈黎明马上就有问必答。在两人一系列的问答对话过程中,当时在后台练琴准备表演的提琴老师许斐尼也在旁听,说从中知道了很多讯息,获益不浅。

大家如果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知道会有什么感觉:锯琴老师陈黎明在展示如何操作锯琴时,提琴老师许斐尼也在一旁,用提琴随着主旋律演奏着。张太太说,她当时可是感慨万端:圣诞冬季节日期间,两位年龄相当,来自中国大陆,从前在第一故乡就职音乐行业的音乐家,现在于第二故乡桃李天下的名师,共同被应邀在美国的教会表演里,他们都在后台准备乐曲,虽然他们的表演的“拉锯”动作和表达“工具”各不相同,但是都能用悠悠琴声合奏着圣诞曲子,……。

后来张太太查阅了一系列相关资料,了解到还有一堆值得于大家共同分享的锯琴讯息。

历史源远流长

锯琴属于乐器中的一种,英语里叫Musical Saw。现在已经查不到公认的起源地,人们都认为大约是在十七世纪由与伐木和造船工人相关的人所创,但是没有详细规范和演奏姿势,音色奇特,穿透力强,音色揉和了中国古代器乐所具有的空宁、虚幻、缥缈的三个特点,早期以右手持小木棍敲击锯面发出不同的音来,经过了几百年演绎便成就了今日的乐锯。但是因演奏时音准难以掌握,定音全得靠感觉,颤动相差毫厘音色即失之千里,一直不容易登大雅之堂。十九世纪在欧洲意大利盛行,后来传到美国南方,现在这个古老的乐器已经被国际音乐界认可,并且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演奏风格,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关俱乐部和组织,也有配组乐器演奏交响曲子,每年还有在各个选定国家或者地区的城市举办之世界范围的锯琴大赛。

锯琴大约在十九世纪由海外东南亚地区传到中国去的,中国在1930年代曾经有一些广东人和上海人在这方面有相当造诣。1988年4月在上海率先成立第一个锯琴协会,后来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等地相继成立锯琴民间团体,不再闹出锯琴表演者上飞机前无法通过安全检查的笑话了。1989年10月22日,王彭年和广大锯琴爱好者为了寻求一个锯琴艺术理论研究空间,成立了中国音协锯琴学会。这是现有的中国音乐家协会50个团体之一,1998年起,中国锯琴艺术家曾经在世界乐锯节中多次获奖,之后也有了自己的锯琴制作厂,还成长了一批相关的演奏人员。

在美国,1920年代这种歌锯(Singing Saw)乐器曾经不可一世,因为当时娱乐圈最有名的乐队Weaver Brother就有使用锯琴表演的。由此而发展兴盛的锯琴行业,那个时代里一年就有卖出两万个以上的纪录。后来30年代留声机流行以后,锯琴逐渐失去魅力,而是到了60、70年代又由当年的爱好者之后代逐步传承下来,一直带入二十一世纪,到现在仍然属于民间乐器(Bluegrass Musical Instruments)之列。尽管这样,人们还是称之为一种“完美的消除烦恼的好乐器”(“A perfect saw to cut down all your worries”)。

在电脑科技网际网路流行的今天,世界各地有年度表演比赛的时代,在美国,人们还是把这个局限于地区乐器行业的东西逐步传扬开来。有的地区团体和组织网页,拥有各种讯息资料,表演日程,乐队档次和活动消息。一些当年的专卖店,现在可以服务到世界各地有需求的顾客,他们拥有广泛的货源,成千的牌子和价位,几百个供人挑选的商店,可以成批购买也有免费送货上门。他们通常都带有速成谱子和教材,供给五花八门曲子CD,还带各种各样风格,甚至还有孩童专曲等。有的店家认为,这种乐器一周几天就可以学会,他们还专门有人免费教授,培养人才,服务社区,娱乐大众。(未完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