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卡赛尔文件展 全球当代艺术的指标展

人气 18
标签:

【大纪元6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育立德国卡赛尔十八日专电)每五年举办一次的德国卡赛尔文件展,睽违半世纪后今年再度邀请台湾的艺术家参展,使得这项原本对台湾来说相对陌生的国际性大展,最近成为艺术圈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从战后一直发展到今日,卡赛尔文件展早已是专业人士心目中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展之一,尤其从展览的规模和标榜的前卫性来看,更可说是观察和预告艺术风潮的指标性展览。

原本平静的德国中部二十万人口小城卡赛尔,展期的一百天内顿时成为全球艺术爱好者朝圣的麦加。

卡赛尔文件展(documenta)草创于一九五五年,取名小写的“文件”(document)一字加上当时流行的a字尾,其实含有“纪录”和“呈现”的意味。

最初举办的目的,正是为了让历经纳粹集权统治的德国民众能开拓视野,重新与国际艺坛接轨。结果才办第一届就一炮而红,吸引了十多万人参观,逐年发展成战后西德最重要的国际艺术大展。


十八世纪末开幕的弗利德利希安农博物馆(Museum Fridericianum)是欧洲大陆第一座博物馆建筑,也是每年卡赛尔文件展最重要的展览场地,台湾艺术家曾御钦的作品“有谁听见了?”系列五即在里面展出。//中央社

有“百日博物馆”之称的卡赛尔文件展,每一届不论引领时尚或背离潮流,风格都因策展人的偏好而独一无二,对艺术圈的影响往往在接下来几年才发酵,在国际艺坛上有不可取代的权威性。随著名气日隆参观人数也逐年增加,到了二零零二年的上一届达到破纪录的六十五万人。


今年德国卡赛尔文件展策展人布尔格(Roger-Martin Buergel),筹备展览花了三年半的时间,他在去年过境台北的时候,亲自挑选台湾青年艺术家曾御钦的录像作品“有谁听见了?”参展。//中央社

文件展主办单位每次宣布下届的策展人,都是撼动国际艺坛的大新闻,二零零三年年底宣布今年第十二届文件展(documenta 12,简称d12)策展人是布尔格夫妇时也不例外。布尔格伉俪过去曾策划过几次小规模展览,得到相当的好评,不过一般来说艺术圈对他们还是相当陌生。

布尔格曾开玩笑说,当初被选上,可能因为他是报名的人当中“唯一没提到艺术家人名”的策展人。不少评论家相信,布尔格夫妇雀屏中选,是主办单位避免重蹈前两届过度重视理论、菁英性太重的结果。

不论如何,每一届不论从策展人的遴选、到最后参展艺术家名单和作品往往出人意料,颠覆既有秩序和价值的前卫性,无疑是卡赛尔文件展几十年以来不变的特色。

今年第十二届文件展从六月十六日到九月二十三日举行。布尔格夫妇从一开始策划就提出了三大问来确立大方向:“什么是现代”、“生活本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有“怎么办才好”,最后一问尤其牵涉到艺术在全球化时代的角色和教育功能。

策展团队过去这几年还邀请了全球近一百种不同领域的杂志来讨论这三大议题,装订成册来丰厚展览的内涵。

布尔格夫妇过去三年多来也奔波世界各地挑选展品,最后选出一百一十三位艺术家五百件左右的作品,包括台湾艺术家曾御钦的录像作品“有谁听见了?”系列之一和之五,才二十九岁的他也由于文件展最年轻艺术家的身份而备受瞩目。

位于德国中部的卡赛尔是德国的文化重镇,不仅因为格林兄弟在当地搜集的童话而闻名世界,十八世纪末开幕的弗利德利希安农博物馆更是欧洲大陆第一座博物馆建筑。每届的文件展都以该博物馆为主要场地,展场延伸到城市各角落。

今年文件展特别重视非洲、东欧、中东、东亚和南美洲的艺术家,还刻意挑选大量二十世纪、甚至更早的作品,许多创作者在国际艺坛默默无名,打破许多行家的眼镜。

台湾艺术家曾御钦这次能得到策展人的青睐,显示本届文件展着重的是作品本身和观者之间的对话关系,不在意创作者的国籍、年龄和资历,打破西方艺坛既定秩序的企图相当明显,后续效应值得观察。

相关新闻
分析:禁TikTok法案快速通过 美中对抗白热化
美国会CECC主席纪念425 吁停止迫害法轮功
Alphabet上季财报亮眼 股价大涨超16%
欧洲议会通过紧急决议 谴责香港23条立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