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二氧化碳减量挑战 核电非唯一选择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十九日电)前中研院院长李远哲关心二氧化碳减量问题,开出“核四厂续建,核一、二、三厂延役”药方,建议新政府应辅以调整产业结构等政策施行。因应全球暖化,“核电”的确成为部分国家讨论采用的方式,但权衡“核废料”对环境的毒害及兴建成本,不少国家改采更洁净的方式因应。
 
“京都议定书”在2005 年二月生效后,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各国共同的挑战,“核能发电”因不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引起法国、英国、日本等“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讨论,但真正付诸实行却只是少数。

原因何在?核能电厂兴建占地广大,因安全考量须耗费许多水泥、钢材,耗费惊人,兴建核能电厂本身就极不环保;核能发电后产生的核废料更是现今科学无解的难题,以台湾来说,除了在兰屿储存十万桶核废料外,其他核废料都采现地储存方式存放在核一、核二、核三厂。

台湾环境保护联盟会长、台湾大学大气系教授徐光蓉表示,宣传核电洁净、便宜的人,却故意忽略核电厂兴建时的不环保及核废料对环境的危害,“就算是被评为不环保的火力发电厂,徐役后的机具可再回收,土地可再利用,核电厂的机具、土地却完全不可再利用,成本该如何计算?”。

核能电厂运作还有一项少让人知的秘密,核电厂的发电量虽然惊人,但开机、岁修都要预留二十天作业时间,让机组逐渐暖机、冷却,而机组岁休期间,为维持电力供给,还是必须兴建火力发电厂备电。但通常的情况是,电力公司不可能让火电厂只担任核电厂的备电角色,还是会维持火电厂有限度运作,反而排放更多二氧化碳。

除了兴建核电厂,减碳还可以有更多具体做法,节约能源是最有效的方式。环境品质文教基金会秘书长刘铭龙表示,节碳不经意间就做得到,据统计,台湾平均每人每天要使用二点五个塑胶袋,每天只要少用一个,塑胶袋就可减量百分之四十;台湾每人平均每天用电量是四点八度,只要少开一盏灯、少看一小时电视,就可少下可观的电,甚至妇女煮汤时记得加盖,都可省下百分之三十热能。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产业转型速度必须加快,前环保署空保处长杨之远就曾公开表示,台湾温室气体排放量偏高是数十年来的累积,要彻底改善一定要改变目前高耗能的产业型态。
  
环保团体一向批评政府政策相互矛盾,一方面强调减碳节能重要,却以协助产业发展为由,以低水价、低电价、促参条例等政策扶持石化、钢铁等高耗能产业,“非核家园”是既定政策,核能电厂也不是减碳唯一选择,未来政府怎么做,各界都在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