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年轻人更注重就业买车而非政改

人气 2

【大纪元6月7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报导)有海外媒体认为,1989年中国学生运动被镇压的19年以后,中国年轻一代更注重的是就业、买汽车,而不是政治改革。

路透社星期四发表一篇发自北京的报导说,1989年天安门学生的抗议被镇压19年以后的今天,大多数中国年轻人更关心的是如何获得一个薪水高的工作,分享目前许多中国专业人士所享受的财富,而不是政治改革。

然而,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2007年中国需要为近500万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2008年中国还将有560万大学生毕业,进入就业市场。中国多年来高速增长的经济使这些年轻人对自己的前景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他们的远大期望却难以实现。

报导援引一位姓夏的中国大学毕业生的话说,目前流行的一句话是,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按照中国社科院的数据,2007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73%。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有100万毕业生没找到工作。而中国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无法与回国的海外留学生竞争。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一位经济学家说,中国大学毕业生想要更高的薪水,可他们却没有经验。他的研究表明,到2015年,中国将出现严重的劳动力过剩。旅美中国学者方觉先生就中国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分析说—

方觉:“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存在几年了,可以说从21世纪之后由于中国政府盲目扩大高校规模,盲目增加高校招生人数,远远超出了中国经济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需要,所以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他们就需要为生计考虑,这样就进一步分散了他们对于政治的关心了。中共的教育政策,尤其是高等教育政策存在着盲目扩大的好大喜功的倾向。”

报导指出,面对年轻的一代,中国最大的挑战是要保证这台庞大的经济机器运转正常。由于1/3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中国教育部已经展开旨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行动,在互联网和各大城市举办人才招聘会。但许多大学毕业生多次参加招聘会还是找不到工作。

中国最新一项调查显示,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毕业生缺乏明确的职业意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增加了他们就业的难度。仅有大约14%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明确规划;25%以上的大学生怀有“走一步,算一步”的态度。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的 中国问题专家夏明教授就中国的教育体制评论到—

夏明:“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政府下了几剂猛药,就是所谓的社会转型呀、市场化呀,就把一些政府该做的一些公共产品也引进到市场里面去。这种情况下高校就出现所谓的产业化和商业化的趋势。

中国现在的很大问题就在于中国的高校5、6千块钱一年是起码的,有的可以到1万,很多高校高兴了就可以分数低一点,你是交钱或者是给一点捐助,分数低点,重点高校也可以收你。也可以上万,这种钱对中国人来说是很大的一笔投入。

这种情况下,很多穷家没办法来,结果很多子女永远没办法完成高等教育。这个最大的恶果在于中国目前的教育危机是义务教育落不到实处,高校的产业化对成千上万的贫穷家庭来说就使他们的唯一一条提升社会地位的途径堵塞了,我想这是最大的问题。它没有形成分层次把不同层次的人才配备专项技能,适应不同层次的社会角色。我们这方面基本上没有做到很基本的、很系统的工作。我想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报导最后说,在中国今天充满竞争的经济中,大批高校毕业生参加工作后都拿着很低级别的工资,绝大多数年轻人买不起住房,许多人担心,他们承担不起家庭的负担。(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王如玄:拟先实施育婴假领六成薪半年
纽约著名餐厅种族性别歧视  受罚220万美元
就业快易通电视播职训 失业者可居家学习
为华裔提供法律援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