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放寬對華出口超級電腦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11日訊]美國總統克林頓宣布,決定取消几乎所有電腦硬件的出口管制,這意味著世界上除了极少數的几個國家之外,其他所有國家將都可以購買美國的電腦設備。

美國政府將把著眼點放在軟件出口的管制上,具体的著眼點,是有關國家安全的軟件(包括核子及軍用軟件)的管制。克林頓政府建議行將運行的布什政府進行同樣的管制。美國電腦界對這一決定普遍表示歡迎。

据BBC報道,這是一九九三年以來,白宮第六次放松電腦出口的管制。一九九九年美國國防部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的電腦硬件及高速處理器的擴散十分迅速及廣泛,試圖控制美國向海外銷售電腦,成為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

七個國家禁運

但是,仍有七個國家被列入”第四級國家”,美國在軟硬件的出口上將對這些國家實行嚴格控制,這七個國家是伊拉克、伊朗、利比亞、朝鮮、古巴、蘇丹和敘利亞。美國將繼續對這七個國家實行禁運。

美國把世界各國分為四級,第一級是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包括歐盟和日本,第二級是經濟上處于開發中的美國的盟國,包括中南美國家及非洲國家。根据星期三的白宮決定,對這兩級國家的硬件出口管制將完全放開,這兩級的國家也將合并為同一級國家,分類中的第二級國家將從此消失。

中國處在第三級,与中國同屬第三級的還有印度、巴基斯坦、俄羅斯以及前蘇聯的共和國、越南、中東以及中歐國家,根据這次放松的規定,這些國家可以購買的超級電腦的運算速度,從原來的每秒兩百八十億次提高到每秒八百五十億次理論運算。

美國商家如果要向第三級國家出口超級電腦,仍需要向聯邦商業部申請許可証,商家要主動向聯邦政府做匯報。

平衡兩國的貿易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啟正去年訪問美國時,曾批評美國政府在電腦出口方面,把對中國的限制高于對非洲國家的限制的做法,他指出,如果美國能大幅取消限制,中國可以購買更多的美國電腦,這也將有助于平衡兩國的貿易。

美國國會規則委員會主席、加利福尼亞州共和党人德萊爾稱贊克林頓政府的決定說,以往的管制是不合時宜的,以往的管制威脅了美國重要的技術產業,同時也沒有使美國的國家安全受益,而新的政策將在國家安全与推動電腦工業的繁榮方面建立起良好的平衡。

白宮方面稱,克林頓總統的決定將推動美國的國家安全,提高美國出口管制系統的有效性,消除對政府及產業界的不必要的約束。

經過這次調整,美國在電腦出口管制上,事實上把所有國家分為三級︰無限制國家、有限制國家及禁運國家,中國仍處在有限制國家當中,但中國可以購買的超級電腦速度,將比規定放松之前提高了兩倍多。克林頓總統宣布的這一決定將從二月二十六日起生效。


    相關文章
    

  • 白宮將大幅放寬對高科技電腦出口管制 (1/10/2001)    
  • 苹果電腦展示新軟硬体 “數百种”新軟体將在今年春季推出 (1/10/2001)    
  • 組合國際電腦推出全球企業廣告活動 (1/10/2001)    
  • 平治太豪華,停車兩分鐘即被槍 (1/10/2001)    
  • 苹果公司將推出新型筆記本電腦和最新操作系統 (1/9/2001)    
  • 奔騰4單机降价近5000元 (1/9/2001)    
  • 硬碟机推動電腦硬体類股走升 (1/9/2001)    
  • 苹果電腦(Apple)CEO喬布斯(Jobs)將推出用于Macworld的新款軟硬件 (1/9/2001)    
  • 女賊利用“時間差” 17分鐘掠走1.4万 (1/9/2001)    
  • 先微AMD公司准備300毫米晶片新工藝 (1/9/2001)    
  • 無聲戰場血腥彌漫 巴以网絡戰升級 (1/9/2001)    
  • 俄火箭電腦出故障美衛星不能如期發射 (1/9/2001)    
  • 丰田、東芝、富士通等公司將聯合開發三維CAD, CAM 軟件 (1/9/2001)    
  • 英漢詞典适應時代作增刪 (1/8/2001)    
  • Hyunju、LG IBM 力爭韓PC市場排名第三 (1/8/2001)    
  • 韓元大貶, 進口价高,韓資訊業遭殃 (1/8/2001)    
  • 穩固電子商務先鋒地位 福特將為全球35万員工免費配備家庭電腦 (1/8/2001)    
  • 微軟進入.net舞台 (1/8/2001)    
  • 不甘落后 AMD推出個人電腦新款高速芯片--Duron (1/8/2001)    
  • 電腦“洗錢”141万多元 (1/7/2001)
  • 相關新聞
    電腦“洗錢”141万多元
    微軟進入.net舞台
    穩固電子商務先鋒地位 福特將為全球35万員工免費配備家庭電腦
    韓元大貶, 進口价高,韓資訊業遭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