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加入WTO与私營經濟的前景

劉曉波

人氣 2
標籤:

面臨加入WTO的挑戰,大陸的經濟改革必然進入能否建立起完善的市場經濟的關節點——實質性產權改革——時期。在大陸還沒有与美國、歐盟完成加入WTO關鍵性談判之前,繼續深化改革的內部動力和制度創新能力處于嚴重不足的狀態,甚至從大陸內部已經找不到衝開舊制度瓶頸的突破點。

恰值此膠著狀態之際,入世的談判的完成為內部疲軟的改革找到了外在的推動力,而且這一動力是無法阻止的,只要入世,想改也得改,不想改也得改,因為WTO的規則就是世界貿易的法律,不遵守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入世可能帶來的最根本改變,就是未來的大陸經濟,不僅在實力的對比上、也將在制度的競爭中,逐步确立私營經濟的主体地位。

首先,入世后的大陸市場必須按照WTO的自由平等的規則向外國資本開放,破除高關稅壁壘和政府壟斷,放寬市場准入限制,由現在的產品市場向要素市場進而向產權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轉型。外國的私人資本要求公平的市場競爭規則,這就需要改變被行政權力操控的歧視性的模糊性的人治規則,建立一种平等而透明的法治環境,形成优胜劣汰的通暢渠道。無論從非歧視的公平對待的法治角度講,還是從保証民族經濟對外來資本的競爭力不斷提高的角度講,都要求進行實質性的制度改革。一旦在WTO規則的制約下,給外國資本以平等的市場待遇,那么國內企業特別私營經濟的制度環境也必然得到改善,政府必須致力于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盡快消除不同所有制之間的市場准入歧視,向私營經濟開放融資渠道,讓市場成為配置資源的主角,使政府能夠提供符合國際慣例的优質公共服務。

其次,打破政府的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消除市場准入歧視所帶來的平等競爭,將逼迫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進行產權和管理方面的實質性改革,更重要的是為私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會和動力。入世后,為了改變以國家為投資主体的低效率局面,就必須大幅度開放市場,提高民間投資的比例和效率,使私人資本能夠以獨資、合資、參股等多种投資方式進入保險、金融、電訊、能源、証券等市場。在制度上降低民間投資的門檻和成本,簡化企業注冊手續,開放技術入股比例,取消行政上的歧視性攤派和收費,取消行業、地區、稅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不平等限制,也就成為必然。改革二十年,大陸的私營經濟在惡劣的制度環境下和种种歧視性政策的夾縫中,艱難地求生存求發展,到今天已經占据了大陸經濟的大半壁江山,對稅收和高速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漸地超過國有經濟,那么入世所帶來的制度創新,將大大降低私營經濟的發展的制度成本,使其在管理品質、經濟效益和商業道德等方面都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而上述對私營經濟的各种不公平歧視能否真正打破,關鍵取決于對私營經濟的憲法性歧視能否隨著入世而被破除。這种憲法性歧視才是對私營經濟最根本的制度歧視,是其他一切歧視的根源。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對于一個投資者來說,既要考慮效益更要考慮安全。在各种所有制經濟中,唯一不會對投資的效益和安全真正擔憂的老板,就是所謂國有資產的代理人或經營者,因為錢不是他自己的。特別是現在大陸這樣的制度環境,國有資產的管理人考慮的主要是烏紗帽,是怎樣通過尋租來達到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對于大多數私營老板來說,安全的憂慮甚至超過效益的考慮,成為擴大投資的首要前提。要想讓私營老板放心投資,就必須消除其恐懼,而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對私有產權的憲法保障。改革開放以來,私營經濟遭受了太多不公平的歧視,沒有私有產權的憲法保障使私營老板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當年中共“打土豪分田地”式的對私有財產的強制性剝奪,仍然使他們心有余悸。無奈之下,他們只能隱瞞自己的真實資產或把很大一部分資產轉移到海外。換言之,制度的僵硬、法治鏈條的斷裂和恐懼的气氛,將使私營經濟付出的成本,盡管是難以量化的,卻是非常高昂的。

盡管不久前的修憲對私有財產的保護有了一點進步,但是對私有產權的憲法性歧視仍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大陸《憲法》中,只有“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而無“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另外,盡管大陸經濟學界認為大陸經濟總量的90%已經“市場化”,但是要素市場化的水平极低,產權市場化和資本市場化還沒有真正開始。要想達到健全的市場化,上述市場化就是必須的,而產權的可交易即市場化,歸根到底取決于產權私有化在法律上的明晰。因此在入世后,無論中共是主動還是被動,消除對私有產權的憲法歧視都勢在必行。過不了這一關,就無法真正在制度上与WTO的自由貿易規則接軌,在效益上也無法增強与外來大資本的競爭力,無法改變其他相關的歧視性法規,很難避免再來一次“經濟文革”。

更重要的是,私有產權是人權最基本的部分,私有產權得不到真正保障的國家就是野蠻的叢林國家,決不會尊重人的權利、价值甚至生命。這樣的國家有違于普世性的人類价值和國際正義,無法在人權保障進而在政治制度和文化品質上融入新世紀的“人權至上”的世界潮流。如果以加入WTO為改革的新起點,真正确立私有產權在憲法中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确立私營經濟在市場中的主体地位,那么大陸中國的社會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時代,也就不會太遠。

2000年12月16日于北京家中
(原載《信報》1、11,感謝作者送交大紀元上网)


    相關文章
    

  • 中國WTO入會談判陷僵局 (1/13/2001)    
  • 張俊雄:台灣加入WTO后 「我們不可能不做大三通」 (1/11/2001)    
  • 台灣加入WTO之衝擊 令民眾擔憂 (1/9/2001)    
  • 台北市將赴上海設辦事處 (1/8/2001)    
  • 張俊雄:「大三通」有待兩岸協商 (1/7/2001)    
  • 張俊雄:「大三通」有待兩岸協商 (1/7/2001)    
  • 大陸將兩岸航線定位國內線 (1/7/2001)    
  • 美國貿易代表稱与中國達成WTO協議是任內最大成就 (1/6/2001)    
  • “兩岸三通”大陸提出四項原則 (1/5/2001)    
  • 即將來臨的中國電信大戰 (1/4/2001)    
  • 陳水扁宣布6大施政目標 加入WTO后將推動三通 (1/1/2001)    
  • 因應兩岸加入WTO 貿協明年將辦大陸物流考察團 (12/29/2000)    
  • 【紀元專欄】陳奎德:2000年中國一瞥 (12/29/2000)    
  • 台灣期望加入「經貿聯合國」以捍衛利益 (12/24/2000)    
  • 當根儿互聯网的蔥 (12/22/2000)    
  • 巴舍夫斯基說中國將在2001年1月加入WTO (12/20/2000)    
  • 巴舍夫斯基:中國入世,板上釘釘 (12/20/2000)    
  • 中國入世后將允許外資直接進入股市 (12/18/2000)    
  • 江澤民2001年「搏浪求生」 (12/18/2000)    
  • 台灣陸委會:開放大陸經貿政策与兩岸加入WTO無關 (12/15/2000)
  • 相關新聞
    陳水扁宣布6大施政目標 加入WTO后將推動三通
    即將來臨的中國電信大戰
    "兩岸三通"大陸提出四項原則
    美國貿易代表稱与中國達成WTO協議是任內最大成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