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頓何處擇木而栖?

標籤:

【大紀元1月19日訊】 美國總統克林頓就要恢复平民生活,對于他的未來,坊間則充滿各式各樣的傳聞,例如競選紐約市長、擔任電影公司老板、牛津大學校長、電視台脫口秀主持人等等。當有人向他求証時,克林頓肯定地回答:“不會。我像瘋子一樣工作了27年之后,我需要休息一陣子。我希望休息一段時間,再過平民的生活。”

据木子网報道,克林頓的表白至少一半是發自內心,因為据接近克林頓的人士表示,對待工作他确實是一個“拚命三郎”,讓長時間“瘋狂”運轉的体力与精力回复常態當然有其必要。然而根据克林頓的政治個性,讓他賦閑在家、頤養天年似乎又不大可能,甚至也顯得殘忍,他畢竟只有54歲,他畢竟是一個天生的政治家。政治之于他就像魚之于水,魚离開水,結果會是怎樣并不難想像。

許多人都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便有許多人為克林頓設計未來。最熱心為克林頓安排政治出路的是紐約市民。据馬利斯特學院民調中心稍早時候進行的一項最新民調結果顯示,51%的紐約市的民主党選民認為,克林頓卸任后應該來紐約市競選市長。紐約州是民主党的重鎮,只要克林頓屈尊參選,就篤定能夠當選。在一般人看來,紐約市長是在美國權力之大僅次于總統的一個重要職位。不過白宮官員立即反應,澄清克林頓無意接替共和党籍市長朱利安尼的留下的位置。

關于克林頓將成為電視台脫口秀主持人的傳聞亦甚囂塵上,因為有關電視台确實在暗中運作此事。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白宮風云之助理檔案”影集叫好又叫座,引發電視台高層主管想到請克林頓這位“正牌總統”在卸任之后來主持新聞談話節目的构想。全國廣播公司的計划是,如果克林頓點頭同意,就要特別為他開辟一個每周播出一次的新聞談話節目,由克林頓擔任主持人,請來學者專家或政府官員、新聞人物等擔任特別來賓,評論美國社會大眾關心的國內外時事。

全國廣播公司甚至找來与克林頓有著良好交情、同樣出身阿肯色州的電視制作人哈利湯姆森出面,希望能夠打動克林頓的心。但是,克林頓似乎興趣缺缺,白宮方面聲稱,克林頓已經婉拒了全國廣播公司的邀請,“并沒有主持談話節目的打算”。

到以色列當總理?

至于傳聞即將卸任的克林頓轉投好萊塢做電影公司老板或電影明星的消息,也并非空穴來風,据說在皮雅斯布士南主演的占士邦新片“Beyond the Ice”中,監制已預留了一個最有發揮机會的角色給克林頓。如果克林頓首肯,新片中他將會演回美國總統,在白宮內接見布士南,并對他施以援手,齊齊對付坏人。有消息說,克林頓對客串演出占士邦新片最初表現出興趣,后來又突然拒絕了好萊塢的邀請。

在這股競相邀請克林頓前往就職的風潮中,國際社會也不落人后,例如以色列媒体建議克林頓可考慮到以色列謀求公職,相當一部分以色列人十分支持他出任該國總理,不僅因為克林頓一直在扮演中東和平推手,更因為克林頓的緋聞令以色列人覺得他十分有性格。在特拉維夫經營酒吧的恩里奇是支持者之一。他說:“克林頓既然已有退休金可領,應該無須找個貶低身价的職位。”他續言,在以色列任總理比當美國總統還好,還搞了個“支持克林頓出任總理”運動,又大派印有克林頓肖像和支持標語的T恤。酒吧常客對這項運動也很支持。以色列將于2月6日舉行大選,但他們對參与角逐的現任總理巴拉克和右翼政客薩隆均失望不已,認為前者不夠強硬,后者則太守舊。

此外,巴黎大學歷史學家韋爾建議克林頓在卸任后放眼法國,歸化成為法國公民,參与2002年的法國總統大選。韋爾指出,根据法國民事法,任何前法國屬地的公民都能馬上歸化法國,不用像其他移民般得等候五年才能入籍。由于克林頓的出生地美國阿肯色州,剛好位于前法屬路易斯安那之內,因此他有足夠資格于兩年后競選法國總統。該州是由前美國總統杰斐遜在1803年,以1500万美元從拿破侖手中買回來的。

最希望回复平民之身

韋爾在刊登于《紐約時報》的“致克林頓信”文中表示,法國最新民調顯示,國民均希望下屆大選中,會有“第三者”出來与現任總統希拉克和總理若斯潘一較高下。韋爾指克林頓很受法國人的歡迎:“雖然調查中沒有提及你(克林頓)的名字,但這只是因為人們不知你也有資格參選。”

法國史學家表示,由于法國憲法与美國大相徑庭,克林頓競選法國總統將享有“許多好處”。這些“好處”包括:一、法國每五年競選連任一次,但可“無止境地”擔任總統;二、法國總統可隨時解散國會重新舉行大選;又同時擁有國會大多數議席的控制權。即是說,當法國總統享有比當美國總統更大的權力;三、法國傳媒對國家元首的尊重,亦遠比美國人為大。因此,克林頓的性丑聞不會對他的聲望构成重大影響。倘若克林頓對韋爾的建議感興趣,也須通過數關,例如他必須遷居法國,熟識當地民生文化;他必須學會法文,始能跟法國人民打成一片。

其實,卸任后的克林頓究竟要做什么,并不難知道。首先是籌划總統圖書館外,按照傳統,克林頓的圖書館將設在其家鄉阿肯色州小石城。目前,一吨一吨的克林頓任期內的資料文件,正陸續運往小石城。在過去兩個月,已有一百多吨物件送往小石城。估計克林頓圖書館儲存的物品,多達835吨。當中主要是克林頓任總統期間的資料紀錄,也有一些外國元首送贈的禮物。其次是撰寫回憶錄,撰寫回憶錄不僅是歷屆美國卸任總統政治遺產交割之一部分,也是債台高筑的克林頓一項重要收入來源。再其次是到各地發表演說,克林頓老友魯瑟透露,預約演說的邀請函涌至,克林頓卸任后可能必須同時兼顧賺錢、演講,必要時還得出面維護世界和平。

离任后的克林頓生活方式的選擇可謂多种多樣,不過,最重要的選擇莫過于如何做一個平民。最近以來他展開了連串“告別”活動,也流露出這种意愿,例如他日前在聯合衛理公會教堂以總統之尊,發表最后一場演說。在歷時13分鐘的幽默与嚴肅兼備的演說中,克林頓其中一個主題即是希望恢复平民之身話題,他表示未來他將盡全力協助出任參議員的妻子及女儿,做一名优良的美國公民。


    相關文章
    

  • 曾擔任克林頓緋聞說客 杰克遜坦誠養私生女  (1/19/2001)    
  • 克林頓告別演說 報喜不報糗 (1/19/2001)    
  • 美國總統克林頓卸任演講全文 (1/19/2001)    
  • 移民福音:美移民局“一千元快速審理費”計划即將出台 (1/19/2001)    
  • 克林頓總統發表卸任演說 (1/18/2001)    
  • 小布什赴任去 克林頓故鄉行 (1/18/2001)    
  • 新總統專車亮相 克林頓借題發揮 (1/18/2001)    
  • 克林頓揮別白宮 回顧引以為傲几事 (1/18/2001)    
  • 獨立檢察官將宣布是否起訴克林頓 (1/18/2001)    
  • 人權領袖与克林頓同病相怜 著名牧師坦承有私生女 (1/18/2001)    
  • 克林頓最后一次以總統身分回鄉
    (1/18/2001)    
  • 克林頓: 戰后最受歡迎的美國總統 (1/18/2001)    
  • 克林頓將再推后六個月實行赫爾姆斯‧伯頓法 (1/18/2001)    
  • 克林頓將“科爾”問題交給布什政府去處理 (1/18/2001)    
  • 克林頓稱為互聯网發展立大功 (1/17/2001)    
  • 克林頓“無可奈何离去” 布什“就任三把火” (1/17/2001)    
  •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獲總統榮譽獎章 (1/17/2001)    
  • 克林頓十八日將發表電視告別演說 (1/17/2001)    
  • 克林頓:我對科學很感興趣 (1/16/2001)    
  • 克林頓切除皮癌 未有任何擴散跡象 (1/16/2001)
  • 相關新聞
    克林頓切除皮癌 未有任何擴散跡象
    克林頓:我對科學很感興趣
    克林頓十八日將發表電視告別演說
    克林頓“無可奈何离去” 布什“就任三把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