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T行業進入人才短缺期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23日訊】 “ 誰是 IT人才,誰就能擁有金錢。”這句話在今天听來絕不為過。网絡的影響力已是無法阻擋地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支撐 IT業迅速發展的是千千万万的高科技人才,但眼前的現實卻是: IT人才的成長速度遠遠落后于 IT業的發展,中國乃至全球都發出了需求 IT人才的呼喚,諸多 IT企業因人才問題不得不落入一個尷尬的境地。

  《國際金融報》消息,高科技人才的流失在中國更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据權威數据,美國硅谷的發展大多來自留美的中國人,清華、北大每年的 70-80%的學生想要去國外,高等學府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國內開花,國外結果”的現狀。美國 IT業頻頻在珠江三角洲网羅人才,去年十月,鮑爾默在清華運用著他美國式的幽默与机智,同時毫不掩飾自己親近中國學生的意圖:“在中國有無數优秀的、富有創造力的技術天才。

  在微軟的西雅圖總部,有 100多名清華畢業的研究生。如果你們希望到微軟,可与我聯系,我的電子郵件地址是……我期待大家的來信。”近段時日,德國的視線又鎖定了中關村,“綠卡工程”一步到位地挖掘中國的 IT人才,這真是“美元走了,馬克來了”。

  中國似乎成了 IT人才的輸出國。根据美國市場研究社預計,到 2002年,全球將有近 200万個咨詢科技職位空缺。未來 5年,香港的 IT人才需求數目為 5万名,而國內調查机构對最近人才市場職業行情需求的觀察,在京、滬、粵三地人才總需求中,网絡人才需求占 55%,單從廣東省而言,其信息產業的騰飛最少需要 25万名以上的 IT專業人才。

  “人才荒”更加加劇了 IT人才的流動頻率。全球為爭奪“最优秀与最聰明的人”的競爭已然達到白熱化的程度。能否留住人才及快速培育人才和用好現有人才,成為中國新經濟發展的關鍵一步。現實地面對中國的 IT業,人才流失也罷,人才回流也罷,媒体談論得更多的是高級人才流動。而擺在各個國內 IT企業面前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創造人才,如何用好留住人才,這個人才更多地是指中級人才。

  現實的情況是,托起中國 IT經濟脊梁的是在各大小高科技公司辛勤工作的中級人才。眼下許多公司均面臨 IT人才短缺的問題,大多是指這類人才。他們不得不因為人才短缺而降低用人標准,對新進公司員工學歷及資歷要求降低,此外對公司內部一些非技術人員進行培訓,使之轉化為技術骨干,填補技術類工作的空缺。從整行業的發展來看,中級人才不同于高級人才,它不是企業藍圖的勾畫者,而是企業藍圖的執行者,可以說公司的直接財富是由這些人來創造。從整個中國 IT業實際情況來說,大量需求的是這种人。但面臨的困境是,正規教育已是不堪負荷,很難短期內改變現狀,培養大量的 IT業中級人才來滿足 IT業的需求。面對這种狀況,選擇正規教育和培訓兩條腿走路不?陘W策。從長期發展的觀點來看,應以正規教育為主,短期培訓為輔;從現在的狀況來看,短期培訓首先應得到足夠的重視。

  現在許多 IT企業越來越注重中級人才的培訓工作,現實中培訓工作已成為 IT企業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開始把培訓作為一項新的業務。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重視員工上崗前的專業培訓,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自費接受培訓。時下,培訓業務較有名的有微軟的証書培訓,但這种由厂家直接提供的証書培訓畢竟不是太多,現在更多的是由多家權威公司或机构授權的証書培訓。其實這應該是証書培訓的走向,如曉通网絡作為 Cisco、 Lu cen t、 3Com、 Nove ll四家授權培訓机构,最早進入培訓領域的專業培訓公司,已被公認為國內培訓領域的領導者。同樣還有神州數碼做 IBM、聯邦做 Ad ob e、聯迪做 3Com等。

  人才的培訓工作是一項長久的事業,需要耐心和等待。擺在 IT公司面前的如何留住現有人才的問題才是更為迫切的問題。留住人才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它涉及到公司的方方面面,從企業文化到管理机制到員工激勵机制等等。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就會明白為何外國公司挖人的行為能夠屢屢得手,這就是國內公司急需与國外公司看齊的地方。如果我們的高科技企業始終只能以“成就感”而不是以一整套成熟的管理机制和激勵机制來挽留人才,如果我們的高科技企業僅僅只能為人才提供一個還說得過去的薪資和住房,我們的人才終究還會為外國所掠奪。

  面對國外對我們 IT人才的爭奪,我們不難發現問題的現實与緊迫。從根本上解決我們面臨的人才危机,不能回避地又要触及市場机制、教育体制等一系列宏觀環境問題。教育体制的落伍也在加劇著人才外流。曾有一高科技公司董事長不無遺憾地指出:“我們很多新畢業的大學生在軟件開發中,不懂得整体設計計划,也不會寫文檔,只會寫程序,規范性的整体開發思路沒有。”原因据說是,中國高等院校計算机專業課程的設計中,几乎沒有開設過這樣的課程,學生說“沒學過”,而美國的計算机人才,是要經過這方面的專門培訓的。

  如果總是這樣一個“巢”,不用說難以引進鳳凰,連雛鷹恐怕也要飛走。決胜這場人才保衛戰,中國需要打造“新巢”。

相關新聞
馬斯克稱將抵制蘋果系統與OpenAI整合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年輕恆星周圍有大量碳分子
最安全的10款2024年款SUV 日韓系占6
可捕捉塑膠微粒和細菌的微型機器人面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